全宋诗

重置

由于收录的古诗为繁体字,输入关键词请使用繁体字进行检索。

搜索结果(最多显示前100条)

  1. 偈二首 其一
    釋慧南
    心王不妄動,六國一時通。
    罷拈三尺劒,休弄一張弓。
  2. 六代祖師贊 其五
    釋心月
    能與麽去,能與麽回。
    青松鬰密,白髮摧頹。
    嶺南消息幾時來。
  3. 即事六首 其二
    陸游
    遯居無外事,白日不勝長。
    詩爲窮差進,琴雖老未忘。
    映窗精試墨,閉閤苦留香。
    年少無相誚,功名事更狂。
  4. 制置侍郎閣學台座俯從鄉論營求勝地改建貢闈嚴嚴翼翼實稱朝廷所以賓興賢能之意父老觀者莫不稱歎今工已告成命客飲之正獲與焉謹賦詩三章以紀盛事詞鄙意拙亦各言志儻蒙采察曷勝榮幸 其三
    度正
    皇家科目釣英豪,手大方能得巨鼇。
    考論勳庸推虎榜,講求師友自鸞刀。
    泉翁竟被盲夫棄,雲叟空勞聖主褒。
    細看當年權造化,歐公眼目獨清高。
  5. 用前韵寄吳知府
    釋寶曇
    知有堂堂在故山,忘機未許白鷗閑。
    洗心羲易窺三聖,盥手楞嚴辯八還。
    剩著林花供笑粲,喚回春夢付綿蠻。
    聞公已是詩成集,一字千金豈易刪。
  6. 答無爲居士楊傑
    釋本嵩
    情智何嘗異,犬吠蛇自行。
    終南的的意,日午打三更。
  7. 送馬程知江州德安
    林逋
    酒酣無復耿離腸,一路之官盡水鄉。
    公廨寒生對廬阜,客帆風定泊潯陽。
    波涵洲渚初收潦,露浥蒹葭未作霜。
    到日何人先刺謁,二林開士在琴堂。
  8. 又四首 其一
    劉克莊
    咄咄清流久灌輸,帝虛館殿待名儒。
    縱□□□□□嶺,未抵鴟夷泛太湖。
    青史方將觀晚節,黄封尚可易村沽。
    書言耳重知君意,怕聽朝雞與漏壺。
  9. 秀亭秋懷十五首 其一○
    方回
    樂莫樂登高,亦復悲莫悲。
    樂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隨。
    慘慘古戍暮,煙寒秋角吹。
    悲從此中起,孤遊偶臻茲。
    城南百尺樓,前是未有之。
    城外兩三塚,新葬復是誰。
    往者已足鑒,百世懸可知。
  10. 和康叔探梅韻三首 其三
    袁說友
    尋梅著語樂清閒,已覺孤山氣象還。
    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脚法華山。
  11. 懷謹常三首 其二
    吳則禮
    高氣初不羣,咄咄端逼人。
    妙處欲絕倒,未怕兒輩嗔。
  12. 次韵和石學士見寄十首 其一○
    宋庠
    老去勤勤念一丘,已將身世上虛舟。
    濟川善謔情雖厚,似倚清才惱白頭。
  13. 送志宏西上
    朱松
    九州眼一槩,餘子真瑣瑣。
    嶽立培塿中,喜此高岋峨。
    如公我輩人,取友亦到我。
    揮毫賦垂天,風雨卷蓬顆。
    相期八表遊,未覺夙心左。
    解龜醉江閣,酒面山月墮。
    起瞻帝鄉雲,感歎不成坐。
    何須飛霞佩,自辦凌風舸。
    瀛洲渺溟渤,萬里一掀簸。
    緘詩寄天涯,秉燭對新火。
    那知市門仙,斗祿事么麽。
    空餘腸九迴,上疏何日果。
  14. 疲馬
    梅堯臣
    疲馬不畏鞭,暮途知幾千。
    當須量馬力,始得君馬全。
  15. 句 其二
    孫信臣
    林掩羊公廟,淵沈杜預碑。
  16. 圩丁詞十解 其八
    楊萬里
    岸頭石板紫縱橫,不是修圩是築城。
    傳語赫連莫蒸土,霸圖未必賽春耕。
  17. 寄周表卿 其二
    王洋
    簿領正塵埃,天邉驛使來。
    姓名傳寶琰,朋舊集蘭臺。
    始望豈及此,故人安在哉。
    曾陪丞相幕,撫事勿驚猜。
  18. 天遊觀
    林錫翁
    覽遍溪山最上頭,琳宮貝闕更清幽。
    雖然未得長生訣,也道曾從天上遊。
  19. 送董伯懿歸吉州
    王安石
    我來以喪歸,君至因謫徙。
    蒼黄憂患中,邂逅遇於此。
    去年服初除,聽赦相助喜。
    看君數歸月,但屈兩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願始。
    籃輿楊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饑屢闚門,客罷方隠几。
    是非評衆詩,成敗斷前史。
    時時對奕石,漫浪爭生死。
    送迎皆幅巾,設食但陳米。
    亦曾戲篇章,揮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餘,我老憊先止。
    東城景陽陌,南望長干紫。
    欲斸三畝蔬,於焉寄殘齒。
    經過許後日,唱和猶在耳。
    新恩忽捨我,欣悵生彼己。
    江湖北風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時,莫惜縑與紙。
  20. 明堂觀禮雜詠十三首 回龍橋望駕 其二
    王同祖
    兩行衛士錦宮袍,萬歲聲長徹九臯。
    過盡羽旄風細細,彩雲不動御爐高。
  21. 陳文懿公挽詞 其五
    樓鑰
    一別屢經歲,歸舟已及門。
    方期情話悅,空訝語音存。
    善行傳千載,蕪詞媿九原。
    傷心歌楚些,無地可招魂。
  22. 過鄭步
    楊萬里
    漸有人家松桂叢,韶州山水勝南雄。
    未須青惜峰巒過,過了諸峰得好峰。
  23. 雜詠一百首 申生
    劉克莊
    君父如天地,雖逃安所之。
    可憐共世子,死不恨驪姬。
  24. 春晚 其二
    張載
    浮花浪蕊自紛紛,點綴莓苔作繡茵。
    獨有猗蘭香未歇,可紉幽佩繫餘春。
  25. 擬古六首 其二
    劉攽
    澤陂生芙蕖,映此蒲與荷。
    彼美不可逢,憂心涕滂沲。
    行樂在及時,株林起酣歌。
    歡宴未渠央,國門擁干戈。
    巫臣視不悟,室家嬰禍羅。
    謀己既不忠,孰能爲君多。
  26. 立春寄梅壇楊逸老
    范太中
    仕路蹉跎又見春,區區深厭走紅塵。
    未能解脫無窮事,長憶逍遥自在人。
    瓦缶汲泉朝灌藥,羽衣濛露夜朝真。
    灑然物外清虛境,呼吸淳元養氣神。
  27. 去郡三思 其三
    方岳
    我思渤海龔,一語鉏獷俗。
    竟令隴畝間,刀劍化牛犢。
    樵民亦人耳,乃不受約束。
    時時弄梃刃,誰肯繼往躅。
    歸來乎山中,無靦爾面目。
  28. 十四日二首 其二
    趙蕃
    窮冬無苦寒,寬我欠裘褐。
    裘褐苟不備,道有猶絺葛。
    童奴忽告言,薪盡米復竭。
    市糴不可賒,囊錢顧安得。
    詩成詎堪煮,梅望當止渴。
    一笑謝兒曹,爾饑由我拙。
  29. 貧女呪水過海贊
    釋智愚
    柳枝活,盂水靈。
    一呪毒發,百川俱鳴。
    善財隔海覓不得,無數遠山堆亂青。
  30. 送王子中南歸筠州
    李昭玘
    荆山美璞昔未發,鬼神訶守誰可奪。
    妙工伐石强剖抉,試之烈火皎冰雪。
    長虹射天晝不滅,夜堂流光墮明月。
    堅厚粹溫函正氣,不許時人巧雕礪。
    羞與佩環爭細碎,直登丘壇薦天帝。
    世無琅玕來作貢,楚人未售空長慟。
    索價當高勿輕用,緹囊十襲須珍重。
  31. 問乾元珪老
    呂本中
    問訊乾元老,江頭幾日回。
    還應艤船待,不作御風來。
    漫有經旬别,頻思一笑開。
    庭前荔子熟,尚要著詩催。
  32. 端午日帖子詞 夫人閤五首 其四
    孫覿
    畫閣方裁扇,寒塘又鑿冰。
    蓬壺山四徹,何處是炎蒸。
  33. 送葛居士住栖碧庵
    林景熙
    越山巉巉越臺孤,井中雙鯉曾走吳。
    滿坡叢竹遺舊箭,回首霸業空烟蕪。
    詩人訪古凌絕壁,危棲竟欲老深碧。
    聲摇孤枕海濤壯,影伴瘦筇山月白。
    了然道者亦離塵,一龕松下分秋雲。
    祇今虎豹滿平陸,鍊骨誰與箋青旻。
    琴心劍氣兩寂寞,醉墨淋漓風雨落。
    九十九峰歸夢寒,玉笙泠泠跨飛鶴。
  34. 酬金華山人春日見寄之什
    文彥博
    漠漠鮮雲習習風,谷鶯嬌囀小園中。
    謝塘初長如裀草,湘渚難留避弋鴻。
    輕雨落花紅撲地,惹烟垂柳綠縈空。
    尋芳好伴高陽侶,深憶東山採藥公。
  35. 偈五首 其五
    釋宗璉
    是是,放出南山真鼈鼻。
    不是不是,勒回千里追風驥。
    終成敗壞可憐生,塞斷咽喉無出氣。
    無出氣,有巴鼻。
    趙州東壁挂葫蘆,堪笑維摩談不二。
  36. 和顔長官百詠 山居 其七
    朱繼芳
    宿世仙家十二樓,誤嬰時網未深愁。
    浮丘輩行如相覓,騎却紫雲歸去休。
  37. 送魏道士
    張詠
    江上蕭蕭木葉飛,天台狂客杖藜歸。
    莫嫌俗吏勤相顧,曾是嵩陽舊掩扉。
  38. 插秧
    范成大
    種密移疎綠毯平,行間清淺縠紋生。
    誰知細細青青草,中有豐年擊壤聲。
  39. 見維揚崔左丞
    李思衍
    十里珠簾一半垂,揚州風物最宜詩。
    平山倚檻歐陽子,明月吹簫杜牧之。
    吟筆新添梅鼎手,歌樓爭覓竹枝詞。
    濡毫願逐奚奴後,描盡春風芍藥枝。
  40. 望廬山
    陳杰
    去年山中行,未了廬山意。
    今年江上望,始盡廬山勢。
    只道山中行,未識廬山面。
    那知江上望,已失廬山願。
    人生出處前料難,向來窗下有此山。
    一行作吏事便廢,十年讀書早已悔。
    五老招人笑舉頭,三老催船不自由。
    柔艣一聲天似水,無情飛起兩沙鷗。
  41. 哀梅麓樓寺丞 其一
    釋文珦
    散逸羲皇上,風流晉宋間。
    金蓮推寓直,玉筍竟虛班。
    名在方爲重,身榮等是閒。
    知心千古月,耿耿照泉關。
  42. 贈趙神眼
    文天祥
    一絛一褐髯如鐵,神爲秋水眼爲月。
    欲從壺子覓三機,劍首終然吹一吷。
  43. 賦黑兔
    連文鳳
    昔日蟾宮擣藥時,桂花樹下影依依。
    一朝誤落人間世,却被緇塵染素衣。
  44. 宿蓮花寺頃從清獻公游今十年矣
    毛滂
    一徑通松竹,入門聞夜香。
    青燈孤照佛,斜月静歸廊。
    未厭逢僧拙,終慚涉世忙。
    十年猶彷彿,一夢自凄凉。
  45. 偈頌一百零三首 其六四
    釋月磵
    太白峰頂雲,太湖波心月。
    黑夜散清光,炎洲飛皓雪。
    不是古佛玄機,亦非諸祖妙訣。
    別別,萬像森羅驚吐舌。
  46. 收麥呈王松齡秀才
    晁補之
    晁莊寂莫依東山,王莊負郭容往還。
    東山刺薊深一尺,負郭家近饒盤餐。
    穿鞋戴笠隨麥隴,旱日炎炎煙燎顔。
    賤貧辛苦事當爾,君屋鱗鱗三百間。
  47. 讀秦紀七絕 其四
    劉克莊
    人所難言敢納忠,祖龍雖暴却英雄。
    同時見者皆虀粉,肯活茅焦沸鼎中。
  48. 過金陵四首 其二
    蘇泂
    老樹前頭柿葉紅,又騎瘦馬立西風。
    江山未必儂能認,却被江山認得儂。
  49. 顔孝子烏墓
    吳炯
    人倫風化自孝始,我懷義烏顔氏子。
    昔從書傳聞其名,今來浙東入其里。
    未入里先見路碑,高塚巍然雲樹裏。
    猶有群烏繞墓飛,或者神烏長不死。
    啣土傷吻土亦亦,烏血凝成墓山紫。
    今古人人皆有親,負土葬者豈獨此。
    如何感召到山禽,須就人心推物理。
    生前服勞情自苦,亡後附身哀靡已。
    天地憫憐鬼神泣,無知羽族有所使。
    父子塋域永相依,白雲深處精靈起。
    風吹草卉即萊衣,溪浮蘋藻爲甘旨。
    千秋萬古此經過,誰人眼不淚如水。
  50. 戲簡文孺林劑局
    方岳
    廣文氈寒不可忍,月邊頓作乘鸞興。
    府公給告使者嗔,甘坐畫眉取歸徑。
    曉携手版中書堂,春風滿身芝朮香。
    物無疵癘清晝長,倘有囊中醫國方。
  51. 孫量臣約游乾明借秦少方韻見贈復次韻答之
    呂本中
    睦州香火趙州茶,走徧叢林不着家。
    今日爲公拈出也,兩橋人語是高沙。
  52. 吳道子畫鬼
    葛勝仲
    莫将幽顯較精粗,人鬼從來理不殊。
    磊砢挐雲傳怪狀,論師天眼識工夫。
  53. 橋廊上作 其二
    張鎡
    千載清風笠澤仙,提携曾置筆床邊。
    吾行不汲長橋水,要煮青山陸羽泉。
  54. 和劉元弼亂後見訪
    王庭珪
    纔下清談已絕塵,莫嗟離亂恐傷神。
    兵戈亦是古來事,丘壑還須我輩人。
    吟罷細傾桑落酒,歸來倒著接䍦巾。
    茅簷近喜聞雞犬,步屧尋君去亦頻。
  55. 性地頌 其六
    張伯端
    求生本自無生,畏滅何曾暫滅。
    眼見不如耳見,口說爭如鼻說。
  56. 魚籃觀音贊
    釋智朋
    徒整春風兩鬢垂,子規啼遍落花枝。
    龍門上客家家是,錦鯉携來賣與誰。
  57. 彭師泰挽章
    曹彥約
    家世文爲富,居寒地不寒。
    諸昆親受業,二祖昔闓端。
    屬耳青雲杳,驚心逝水湍。
    後來方屹立,天不誤儒冠。
  58. 小三姪遠持兄嫂之命見訪于荒寒寂寞中將歸二詩爲別 其二
    曹勛
    不見小阮久,相看情甚溫。
    肯來成宅相,端可大吾門。
    暖日長江路,梅花細雨村。
    真成好兄弟,言謝却忘言。
  59. 竹軒
    蘇舜欽
    君與我同好,數過我不窮。
    對之酌綠酒,又爲鳴絲桐。
    作詩寫此意,韵和霜間鐘。
    清篇與翠榦,歲久日益穠。
    惜哉嵇阮放,當世已不容。
    吾儕有雅尚,千載挹高蹤。
  60. 立秋之夕對酒成章粗遣清景以招佳詠
    張繼先
    閃閃秋光好,行行萬寶成。
    松高孤鶴唳,竹密一蟬鳴。
    大醉衣襟濕,空歌風度清。
    腰琴宜更作,楚澤有餘情。
  61. 挽東陽郭德誼
    陳傅良
    簪紱何能貴,聲名幸自脩。
    凡今爲我友,幾半與君遊。
    翰墨千年托,松梧一夜秋。
    令人懷昔日,烱烱夢丹丘。
  62. 壽胡運使
    劉閬風
    青原連峰鬰嵯峨,中産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氣孕秀多,蜿蟺旁礴無偏頗。
    間世人傑文星羅,六一鳴道繼雄軻。
    忠簡名節森聱牙,乃孫所學能傳家。
    天孫爲織雲錦窠,五鳳裝樓龍作梭。
    吐詞摛藻正而葩,緯國經邦真土苴。
    暫屈計臺煩撫摩,飛芻輓粟漢蕭何。
    專城治郡政不苛,分醫散藥起札瘥。
    幻出東湖十里荷,百花蔽虧萬柳遮。
    民不知勞在咄嗟,塗歌里詠自吟哦,坐致金穰玉燭和。
    登城萬寶豐百嘉,黍稷稻粱菽禾麻。
    維時秋律灰吹葭,玉宇凉生雨乍過。
    銀河夜靜風無波,祥烟瑞靄紛交加。
    只說牛女此會佳,誰知神仙降雲車。
    中驅下扶走乘戈,玉妃擁衛不撝呵。
    童女十二顔如花,乘鸞吹簫靜無譁。
    彈璈戛玉獻琵琶,琴奏雙成瑟女媧。
    仙掌金莖吸露華,西凉蒲萄勝流霞。
    桃實如蟠棗如瓜,祝公千百算增遐。
    公持玉節鎮龍沙,我領轅門吉水涯。
    一水東西騁望賒,安得共泛張騫槎。
    秋風閶闔鳴玉珂,公歸調鼎我鹽醝,持衡不致斤兩差。
    詩寄柏梁愧猗那,因詞見意倘可歌。
  63. 陸郎中挽詞 其一
    樓鑰
    壯歲聯雙捷,衰年困百罹。
    肉身心佛子,霜髮貌嬰兒。
    萬事幾樽酒,百年千首詩。
    浮生成夢覺,吾道竟何之。
  64. 蘇泂
    春禽喚雨屋山呼,二月韶光一半無。
    作祟豈逃泥滑滑,原情當坐穀孤孤。
    不應荳蔻花梢重,已怪荼䕷葉子麤。
    年去年來誰奈得,酒酣擊缶和噫嗚。
  65. 聞公晦叔往廉州以詩送之
    陳淵
    宗之瀟洒玉爲顔,叔夜粗疏萬事寛。
    天與海邊嘗瘴癘,意令他日慣艱難。
    功名自古誰能必,忠孝于今衆所觀。
    志士殺身當不顧,小人懷土但求安。
  66. 次張全真參政韻 其二
    呂頤浩
    青郊卜筑傍溪流,菡萏香中繫小舟。
    脫去簪紳歸畎畝,悟來□釣勝公侯。
    青雲舊好何相厚,白雪新詩爲寵留。
    又指湘潭問行路,一堂風月阻同遊。
  67. 得家書喜津病愈
    吳芾
    老懷鬰鬰苦難舒,忽報吾兒病已除。
    便覺身心無箇事,萬錢不抵一封書。
  68. 張天師飛昇圖
    鄭思肖
    玉局曾經拜老君,子孫今尚寶玄文。
    要知龍虎山前意,但看空中數片雲。
  69. 接伴太傅離新館其兄迓于途
    彭汝礪
    使者乘軺至,將軍走馬迎。
    侏離何所語,踴躍不勝情。
    寓目鴻雁澤,傷心杕杜行。
    天乎非有間,我老獨無兄。
  70. 憶靈泉山寄龔輔之諫議丈
    劉摯
    不到靈房二十年,背依叢嶺面平山。
    風吹檜柏周遭雨,地蹙岡巒寸尺煙。
    合有高亭臨綠篠,恨無長甃引清泉。
    攜笻占得頻來往,誰似香山白樂天。
  71. 遇里人道及鄉閭事作詩寄謝無逸
    饒節
    敝貂去國漫西東,聞說鄉閭夢寐中。
    賈豎裹頭仍納婦,驪駒將子又追風。
    雲山何處非投老,文史他年不療窮。
    富貴可求吾亦懶,眼看餘子化王公。
  72. 冷翠谷口占 其二
    董嗣杲
    谷深誰吟詩,吟惹白猿聽。
    萬景虚空生,風微澗光定。
  73. 和子純韵
    劉過
    橋下水如箭,驚奔萬古號。
    溪毛翻碧带,石蘚襯銀濤。
    天外千層秀,雲低數尺高。
    垂垂興偏惡,蓬鬢爲詩搔。
  74. 砌下黄菊暮秋始開爲賦此篇
    鄭剛中
    小欄培土待重陽,雨洗金錢未肯忙。
    終藉九秋扶正色,誰能三嗅爲清香。
    陶潛屬意空詩好,胡廣隨緣卻壽長。
    古昔風流無處問,碎花浮泛一尊黄。
  75. 送潘元壽
    趙蕃
    喪亂違初載,飄零得晚交。
    薰蒸厭糟麴,塵土困榜敲。
    折柳分青带,贈蘭開紫苞。
    君行過懷玉,下有我衡茅。
  76. 覺溪八景 驪塘暮雨
    徐經孫
    飄蕭鷗鷺群,淅瀝孤蒲晚。
    雲斷山月明,新泉落前澗。
  77. 題舜帝廟
    趙汝普
    蒼梧雲斷帝升遐,奇石江邊自古誇。
    莫道薰絃無逸響,雞鳴寸念亦重華。
  78. 過石頭鎮寄文淵 其二
    彭汝礪
    容顔不少如前日,景物猶多似舊時。
    匹馬瞻相無盡意,雙泉想像不勝悲。
  79. 會稽初秋四首 其四
    呂本中
    病來每有居山興,老去初無住世心。
    三尺枯桐無舊譜,始知三歎有遺音。
  80. 再用出郊韻三首 其一
    吳潛
    父老休驚作長官,只將田畯一般看。
    汝應西墅功將畢,我亦南柯夢向殘。
    夕照拖雲楓影亂,秋風掃地葉聲乾。
    瀛仙島客知何處,策杖相從正不難。
  81. 詠史 曹丕 其四
    陳普
    春華建安曹子建,秋實西京張釋之。
    父事邢顒奴七子,黄初便作萬年期。
  82. 偈頌五十一首 其一三
    釋道沖
    圓悟一關天下險,寶山有寶世間稀。
    透得關來探得寶,猶落吾家第二機。
  83. 和戎
    華岳
    納幣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獻戎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塗血尚泥。
    反漢須知爲鼂錯,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戎自有和戎策,却恐諸公未必知。
  84. 寒食
    穆脩
    江邊又寒食,傖客奈離襟。
    恨滿王孫草,愁多望帝禽。
    鷄毬輕薄事,歌酒宴遊心。
    盡付吳兒輩,惟知屏跡深。
  85. 送元安禪者
    釋重顯
    羣峰杳藹留不住,遠道依依祇藤屨。
    舊隱蘿龕付與誰,寒猿後夜啼高樹。
  86. 送僧歸護國寺
    祖士衡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葺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87. 送李南玉
    梅堯臣
    小人貧於資,君子貧於時。
    小人富於貨,君子富於辭。
    貧雖同寒饑,富不同路岐。
    彼富歿則已,此富名不移。
    丈夫事百變,未死安可期。
    明明趨財利,莫卹前人嗤。
    舉家如春蠶,仰食不可遲。
    況念宿債窘,何愧賤士爲。
    買臣嘗負薪,相如猶滌巵。
    君思此二人,信吾言不欺。
    邇者有趙壹,窮憤自興詩。
    乘驥抱美玉,樂與和未知。
    古來鮮逢遇,後世無苦悲。
  88. 丞相溫公挽詞三首 其一
    陳師道
    恭默思良弼,詩書正百工。
    事多違謝傅,天遽奪楊公。
    一代風流盡,三師禮數崇。
    若無天下議,美惡併成空。
  89. 劉明遠會宿翁靈舒西齋
    徐照
    秋色侵肌骨,還將鬢色侵。
    自來難會宿,安得廢清吟。
    竹露滋叢菊,鄰鍾覺曙禽。
    城中同此月,不起故山心。
  90. 謹和老人賦退朝
    洪咨夔
    世事鵬斥鷃,人情燕伯勞。
    心須腔放闊,眼要孔提高。
    陳力惟求健,承恩敢恃牢。
    熟思歸計是,春酒薦蔞蒿。
  91. 小師德輶請贊
    釋師範
    喜一上,怒一上,少機關,足伎倆。
    硬把虛空量,剛道有一丈。
    似這般會算底本師,如何喚作無準和尚。
  92. 上享郊廟 享廟
    張方平
    瑞雪清晨集,丹墀發策初。
    德音聞徹蓋,玉色望升車。
    羽衛排閶闔,晴光溢紫虛。
    琳宮陳玉幣,疏屏宿旌旟。
    祼獻多儀備,絃匏九變徐。
    太宮無盛舉,掌次省先除。
    靈鑒紛昭格,天心不自舒。
    孝慈更答告,萬福此攸儲。
  93. 紅遠
    胡仲弓
    濃淡中邊費剪裁,朱唇得酒笑顔開。
    春風不度西流水,休說香從蜀道來。
  94. 頌古十二首 其一一
    釋法泰
    有無不問語先墮,明鏡當臺雙照破。
    迷雲散盡曉天空,杲日團團紅似火。
  95. 再和 其一
    林希逸
    藝業雖多蛻不工,差頭分付是天公。
    之乎者也成何事,却是天公誤此翁。
  96. 和人促織
    王令
    秋虫何爾亦怱怱,何處人心與爾同。
    夢枕幾年懸客淚,曉窗殘月破西風。
    人思絕漠冰霜早,婦嘆窮閻杼柚空。
    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華髪滿青銅。
  97. 還自廣陵四首 其二
    秦觀
    南北悠悠三十年,謝公遺埭故依然。
    欲論舊事無人共,卧聽鍾魚古寺邊。
  98. 遊禹廟
    陳起
    何期來此地,重謁告成祠。
    菲飲泉堪酌,桐棺事莫知。
    蟾分丹桂影,龍矯老松枝。
    拂石尋遺字,苔荒大業碑。
  99. 次韻謫居三適 午窗坐睡
    李綱
    涉世幾滅頂,欲爲多掣肘。
    功名如浮雲,於我亦何有。
    惟兹華胥國,風土諳已久。
    坐中可斷取,聊試維摩手。
    昏昏一卷書,兀兀三杯酒。
    飄然到其鄉,自覺樂而壽。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嘗慕管蕭,但欲師廣受。
    未能脫羈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兩忘,蘧蘧學莊叟。
  100. 偈二首 其二
    釋擇崇
    西山青,無謂情。
    洪井碧,無涓滴。
    西山人,見曷親。
    西山事,無可似。
    若是靈利底舉著便知,懵懂者付與德山臨濟。
工具介绍

《全宋诗》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