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重置

由于收录的古诗为繁体字,输入关键词请使用繁体字进行检索。

搜索结果(最多显示前100条)

  1.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其六九
    釋宗杲
    巍巍一座大彌盧,荷負非干氣力粗。
    縱使不隨言語會,卻來當面受塗糊。
  2. 寄題王才臣南山隠居六首 格齋
    魏了翁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
    一日復一日,會有豁時處。
  3. 寄信安判官張秘校
    祖無擇
    蓮幕從軍客,蓬仙典校人。
    才章過鮑謝,交契敵雷陳。
    婉婉謀畫暇,翩翩書問頻。
    徒知感高義,猶阻奉清塵。
  4. 戲簡文孺林劑局
    方岳
    廣文氈寒不可忍,月邊頓作乘鸞興。
    府公給告使者嗔,甘坐畫眉取歸徑。
    曉携手版中書堂,春風滿身芝朮香。
    物無疵癘清晝長,倘有囊中醫國方。
  5. 練湖放閘二首 其一
    楊萬里
    滿耳雷聲動地來,窺窗銀浪打船開。
    練湖纔放一寸水,跳作冰河萬雪堆。
  6. 代上陳給事二首 其二
    林亦之
    雲錦軒楹蘭玉階,暫從仙仗下蓬萊。
    良辰歌館聲聲起,明月粧樓夜夜開。
    天上李藩批敕手,蜀中嚴武總戎才。
    可教問舍悠然去,即下紅泥促召回。
  7. 病中寄休師三首 其三
    郭祥正
    僧窻寄榻斷來車,一飯供盤只野蔬。
    癘鬼見侵寧有智,我今皮骨已無餘。
  8. 記乙丑十月一日夜夢二首 其一
    陸游
    夢裏江淮道上行,解裝掃榻喜新晴。
    店門邂逅綈袍客,共把茶甌說養生。
  9. 朱行父留度歲
    戴復古
    衡山之下湘江上,風月留連去較遲。
    四海弟兄多不遇,一門父子兩相知。
    梅邊竹外三盃酒,歲尾年頭幾局棋。
    羈旅宦游俱是客,細論心事共題詩。
  10. 林子長惠芡實走筆爲謝
    虞儔
    珠璣璀璨忽堆盤,浴罷追凉得飽餐。
    不似來禽空有帖,直須同竹問平安。
  11. 次韻邵公濟六言三首贈史千史自云嘗從邵學 其一
    周孚
    閲子西山遺墨,愛渠東周故家。
    欲與俱鳴此日,只今老眼昏花。
  12. 弔林處士墓
    白珽
    千古西湖見一賢,斷碑猶在草芊芊。
    人間豈少題梅者,石上誰來酹菊泉。
    陳柏墓門疑是宅,唐衣廟貌望如仙。
    可憐遼鶴無消息,寂寞春風二百年。
  13. 金陵雜興二百首 其一八五
    蘇泂
    八功德水飲一勺,當下令君熱惱消。
    城裏紅塵莫回首,小屏風嶺好逍遥。
  14. 斯遠云閒睡醉天下之至樂也約各賦一首寄昌甫 其一
    韓淲
    卧聽青松吟,起看白雲生。
    身心兩無累,所至輒暢情。
    豈特夸毗子,往往皆强營。
    淄澠雖異塗,匪利即徇名。
    誰云衡茅下,可以知枯榮。
    縱復逼饑寒,兒僕自春耕。
  15. 上紹興守俞閣學生日 其二
    史浩
    試向黄堂壽我公,龐眉齯齒氣沖融。
    烏飛會看三松老,鯨飲何辭百榼空。
    的皪方瞳曜遲日,扶踈綠鬢受春風。
    摩挲銅狄長安道,肉眼它年記此翁。
  16. 相臺得菊本名之曰繡菊
    許及之
    非紅非紫曄茸茸,依舊黄流美在中。
    漢使携將名繡菊,要同丹桂種蟾宮。
  17. 杭湖夜歸二首 其二
    陸游
    野艇迢迢信所之,歸来常及欲昏時。
    陂塘烟重怨姑惡,林薄月明悲子規。
    出谷寺鐘初縹緲,穿籬績火已參差。
    欣然笑向譍門說,又了浮生一首詩。
  18. 答聖俞白鸚鵡雜言
    歐陽修
    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
    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
    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爲雪而爲冰,皆得一陰凝結之純精。
    常恨處非大荒窮北極寒之曠野,養違其性夭厥齡。
    豈知火維地荒絕,漲海連天沸天熱。
    黄冠黑距人語言,有鳥玉衣尤皎潔。
    乃知物生天地中,萬殊難以一理通。
    海中洲島窮人迹,來市廣州纔八國。
    其間注輦來最稀,此鳥何年隨海舶。
    誰能徧歷海上峯,萬怪千奇安可極。
    兔生明月月在天,玉兔不能久人間。
    況爾來從炎瘴地,豈識中州霜雪寒。
    渴雖有飲饑有啄,羈紲終知非爾樂。
    天高海闊路茫茫,嗟爾身微羽毛弱。
    爾能識路知所歸,吾欲開籠縱爾飛。
    俾爾歸詫宛陵詩,此老詩名聞四夷。
  19. 曾相士約過意釣答以絕句
    趙蕃
    爲竹作亭還斫竹,取詩名榜更題詩。
    歸來十日未一往,聊待蕭然雨後時。
  20. 雜詩 其三
    沈遼
    屈平作天問,委骳窮不悔。
    寥寥千載還,柳子强復對。
    二子誠多材,無乃振憔悴。
    區區亦何爲,吾方游物外。
  21. 補樂府十篇 帝宓犠氏之樂歌
    曹勛
    罔兮罟兮惟田漁,時兮食兮民之須,以享以祀兮燔祭有餘。
  22. 題李公麟山莊圖 鵲源
    蘇轍
    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病。
  23. 小泊英洲二首 其二
    楊萬里
    數家草草劣無多,跕水飛鳶也不過。
    道是荒城斗來大,向來此地著東坡。
  24. 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此藝以他學何所不可因成短篇贈之
    王洋
    一枰局上無多歧,世人到此懷自疑。
    方圓動靜曾未識,生死眼前那得知。
    長頭道士年十三,眼如巖電光爛爛。
    已將雙腳落城市,猶自面目藏烟嵐。
    局中應答每閑暇,揮霍紛紜窮變化。
    回頭卻笑世人疏,不認盈虛成取捨。
    我聞此藝在專攻,莫起妄念思冥鴻。
    冥鴻不至局已敗,弓繳漫自存胸中。
    我欲將君比弈秋,專持此藝從君游。
    但期白黑得歸處,一枰勝負吾無求。
    又聞奕棋多仙侣,常向局中送寒暑。
    世間利害疾轉頭,妙手如今向誰語。
    昔時陶令曾鼓琴,爲嫌弦上多繁音。
    七弦除去五音斷,卻於此處知琴心。
    我知此藝亦如此,不似推枰休刻齒。
    請君長大具芒鞋,共向鹿門尋石髓。
  25. 題紫團山三十六景 老人峰
    王寀
    江廬已別游河侶,商洛休陪謁漢寶。
    獨立南山千嶂裏,長將萬壽祝巖宸。
  26. 憶杭州西湖
    范仲淹
    長憶西湖勝鑑湖,春波千頃綠如鋪。
    吾皇不讓明皇美,可賜疏狂賀老無。
  27. 賀楊東山休致
    高翥
    莫言納祿尋常事,試讀唐人夢謁賦。
    騎馿徑上東山椒,九州四海風蕭蕭。
    大瓢貯雲杓斟月,却跨陰崖聽冰柝。
    松蘿影薄寒花妍,白鷗飛來亦欣然。
  28.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三
    釋懷深
    夜來燈燭鬬熒煌,多少衆生徹曉忙。
    究竟不知燈是火,昧卻靈臺一點光。
  29. 懷長沙
    曹勛
    有若人兮眇何所,投蘭袂兮江之滸。
    杜蘅約席兮桂柏爲宇,胡爲乎終年而在茲。
    前有沅湘之深水兮,後有岳麓之重阻。
    聊逍遥於山阿,可以避歲寒之風雨。
  30. 和蔡公上巳
    鄭俠
    愷悌侯藩修禊事,風流草木薦天香。
    使君喜爲民行樂,擬築春光作舞塲。
  31. 山苕行
    戴表元
    苕花如雲色如雪,萬壠千溪看不絕。
    風吹日炙自鮮明,棄在空雲誰愛悅。
    遭逢偶入山人手,縛作蓬菘掃塵帚。
    髯疏髮落已蕭然,時對西風一回首。
    人間貴賤不須論,此物古來從至尊。
    猶勝長拋霜露裏,秋蟲野燐愁枯根。
  32. 金陵即事三首 其二
    王安石
    昏黑投林曉更驚,背人相喚百般鳴。
    柴門長閉春風暖,事外還能見鳥情。
  33. 伯成已歸尚阻雨會聚聊申短唱容易一笑
    李之儀
    髯友新從塞上回,中元樽俎未能開。
    更堪庭竹添幽思,只欠清風玉雨來。
  34. 送簡賀州五首 其一
    舒邦佐
    人生五馬貴,畫戟擁朱輪。
    朱輪亦細事,舒卷方在身。
    官至二千石,此手要活人。
    請將胸中書,散作五嶺春。
  35. 雜興四首 其一
    劉克莊
    何待頡羹方引退,暫忘設醴可覘終。
    申公見事差傷晚,直待髠鉗八十翁。
  36. 薛德之之江東簡熊西玉諸公
    林景熙
    乍逢還又別,龍竹葛陂陰。
    野水流春遠,江雲入暮深。
    新知滿湖海,遺老在山林。
    解后如相問,憑君道素心。
  37. 絕句五首 其一
    洪朋
    支徑雨濃草色,短牆風動筠梢。
    黄鸝猶囀夏木,紫燕纔出春巢。
  38. 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其三四
    陳淳
    顔子不貳境,如判桐葉然。
    一絕不復續,何嘗有遺根。
  39. 側溪解纜
    楊萬里
    夢裏喧聲定不凡,順風解纜破晴嵐。
    起來職事惟洗面,此外功名是掛帆。
    莫笑一蔬兼半菽,飽餐萬壑與千巖。
    蓬萊雲氣君休望,且向嚴灘濯布衫。
  40. 送周叔謹
    韓淲
    學行世所稀,到眼發孤咏。
    聞君欲高卧,當不與物競。
    師從既名德,朋友且多令。
    堂堂麗澤公,沉潛率理性。
    武夷老仙伯,辯析至於命。
    願言融液之,此意千載盛。
    相逢復相別,一進當一慶。
    波流易蕩委,山立要持正。
    剡中山水窟,眼界可便靜。
    因風時寄音,各各藥其病。
  41. 次余仲庸松風閣韻十九首 其八
    裘萬頃
    楊柳陰中啼杜鵑,梧桐枝上噪玄蟬。
    篇章滿眼無人會,贏得詩翁取意編。
  42. 以雙井茶寄道先從以長句
    呂南公
    園公嗜慾淺,所好盃中物。
    有田在荒村,半以種糯秫。
    居然成醖釀,不復畏法律。
    客至啟柴扉,甆甌等閒出。
    春蔬間菘韭,秋果雜梨栗。
    取次得寬懷,何曾計餘日。
    山棲經五載,此興殊不失。
    獨有醒覺時,追傷往年屈。
    羈游住破屋,愁寂靠𨧱銊。
    仰望步兵厨,優如上公秩。
    無錢輸榷吏,窮素又畏咄。
    太息蘇源明,仁襟信奇倔。
    低徊憐鄭老,長使醉兀兀。
    發我感古人,何緣希彷彿。
    粵從歸村後,夙恨億萬畢。
    耕稼雖自勞,醺酣不他乞。
    親朋或知我,問訊俱委悉。
    亦有贈助恩,無非佳紙筆。
    鄰家世耝耰,竊笑事儒術。
    故故送樽壺,端爲鷂欺鶻。
    披襟忍辭拒,對案傾倒訖。
    特是今叚乖,遭承極紆鬰。
    遥遥海南尉,憫我卧蓬蓽。
    寄以累幅書,封題附郵驛。
    慇懃屢存賜,頗以照蕭瑟。
    乃惠雙井茶,雲腴品居一。
    人間有餽遺,宜用彼所必。
    牙櫛奉戎王,鴞鴟取侮忽。
    藜羹予餓士,荷德到身沒。
    驚嗟石上英,於我係搪突。
    迴思西山閣,其主異俗匹。
    喜醉復喜醒,其胸抵溟渤。
    今當議移獻,不更嫌草率。
    再拜寫私誠,庶幾無廢茀。
    銀鍋焚蟹眼,金匕攪雲骨。
    陸叟片無三,盧翁碗論七。
    能希擊節賞,且勉按劍叱。
    縱被睡魔嗔,吾豪不應恤。
  43. 五絕呈李惟學山長 其二
    王奕
    鑄金爲蠡聲猶泯,磨石爲碑字亦漫。
    雜雜萬形歸五化,燼餘方策更長存。
  44. 李總幹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其一
    釋印肅
    僧家起大屋,枉費他金穀。
    不是明眼人,真如大地獄。
    黄葉止孩啼,只要免啼哭。
    不犯一滴酒,不動一片肉。
  45. 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其三
    范仲淹
    妻子屢牽衣,出門投禍機。
    寧知白日照,猶得虎符歸。
  46. 文惠師贈新筍
    梅堯臣
    劉累死,龍不馴。
    世間士,不識真。
    有真物,實去人。
    或在山,亦隠鱗。
    或多孫,出水濱。
    奮雷轟轟萬里春,厚土坼裂窮蟄振。
    牙甲戢戢不可數,剗掘誰怕天公嗔。
    煑之桉酒美如玉,甘脆入齒饞流津。
    荆吳易得梁宋少,二年不食思無因。
    豈意今朝忽有遺,不忍獨饗呼吾鄰。
  47. 自笑
    王禹偁
    年來失職別金鑾,身世漂淪鬢髮殘。
    貧藉俸錢猶典郡,老爲郎吏是何官。
    開樽暫喜愁腸破,堆案仍勞病眼看。
    自笑不歸田里去,謾將名姓掛朝端。
  48. 余謫居齊安寓郡東佛舍而制不得逾歲今冬遂移居因遣秬秸料理新居作詩示之
    張耒
    孟冬寒氣至,北風羣木衰。
    微霖墮簷瓦,老客卧先知。
    二年蕭寺客,巾履忽復移。
    誰令簡書畏,易此鷦鷯枝。
    冥冥造化中,毫釐陰有司。
    念此雖細事,亦非人所爲。
    東窗頗明爽,洒掃吾遨嬉。
    濁酒爲余辦,勿使歎空巵。
  49. 淳熙十五年上高宗徽號三首 上徽號用《顯安》。
    郊廟朝會歌辭
    中興之烈,高掩商宗。
    揖遜之美,放勳比隆。
    字十有六,擬諸形容。
    威靈在天,裕後無窮。
  50. 僧從事文字禪三首 其三
    釋德洪
    三多授子文章法,壞衲酬吾老大心。
    簾捲暮凉烟翠重,一聲雲斧覺山深。
  51. 句 其二○
    樓楚材
    矮婆娑地却禁霜。
  52. 承惠鱖白魚蛤蜊仍以佳章見示併深珍感輒依來韻奉和且申致謝之意 其二
    文彥博
    望月懷珠重紫唇,隔牆聞賣已稱珍。
    奩收篋貯承佳惠,深濟頹山病酒人。
  53. 詠史 邵平
    方一夔
    故侯學種瓜,衰榮互相代。
    隨時改門戶,不改獨心在。
    中原方起事,未有山西對。
    不藉芒碭雲,遠激浙江匯。
    非關揀點人,自爲非主吠。
    蹉跎志不就,去住無留礙。
    晚入丞相閤,不墮籠絡內。
    片言中臣主,顛倒窮百態。
    除却下邳侯,漢庭無此輩。
  54. 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簡陳仲恕
    陳天麟
    東皇送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無。
    爆竹舊聞驅罔象,傳杯今怕飲屠蘇。
    暗中石火頻過眼,忙裏銀絲欲上鬚。
    不解玉堂供帖子,雙扉聊與換桃符。
  55. 秋霽
    黄庚
    雨過郊墟凉意新,凝雲駁盡十分晴。
    隔江一抹斜陽影,怪向蓼花紅處明。
  56. 陳仲罕母挽詞
    林亦之
    橘林霜後欲寒天,多記陶家作客年。
    碧水青山如昨日,白雲紅旐是新阡。
    鳲鳩七子母恩重,寡鵠孤巢婦德賢。
    最苦哀簫老松下,漫漫瞿麥雪平田。
  57. 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 皇帝還小次用《儀安》。
    郊廟朝會歌辭
    匏尊既舉,鞂席未移。
    有德斯顧,靡神不娭。
    物情肅穆,天宇清夷。
    宅中受命,永復邦基。
  58. 次子仁贈永翁韻
    吳則禮
    脫我頭上巾,星星復種種。
    聊欲對可人,洗此塵事冗。
    歸受一大錢,知渠笑劉寵。
    且當澆渴心,長江岌翻動。
    辦君諸方脚,擬尋小有洞。
    黄帽與青鞋,甘作五湖夢。
    鴻飛強冥冥,姑以白眼送。
    兒輩無足論,急流未爲勇。
  59. 讀郭文舉傳
    釋文珦
    衆人務苟合,達士羞雷同。
    不可相爲謀,真成馬牛風。
    我愛郭文舉,乾坤一冥鴻。
  60.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 其三
    劉克莊
    師整亦勁敵也,將能彼有人焉。
    國老可當十萬,兒輩止消八千。
  61. 泛舟觀桃花五首 其四
    陸游
    湖南小山花更多,不醉將如春色何。
    釣得鮮鱗堪斫膾,任教微雨濕漁簔。
  62. 送張沙河遊齊魯諸邦
    黄庭堅
    張侯去沙河,三食鄴下麥。
    筆力望晁董,頗遺俗眼白。
    平生學經綸,胸中負奇畫。
    未論功活人,飽飯不常得。
    妻寒尚賓敬,兒餓猶筆墨。
    側聞共伯城,魚稻頗宜客。
    又持塵生甑,欲往立四壁。
    平生貸米家,十輩來簿責。
    囊無孔方兄,面有在陳色。
    守株伺投兔,歲晚將何獲。
    廣道無人行,春風轉沙石。
    栖栖馬如狗,去謁東侯伯。
    布衣未可量,蒼髯身八尺。
    魚乾要斗水,士困易爲德。
    譬之舉大木,人借一臂力。
    諸公感意氣,豈待故相識。
    吾窮乏祖餞,折柳當馬策。
  63. 句 其七
    曾肇
    紫蒂黄苞破臘寒,清香旋逐角聲殘。
  64. 蓼花
    劉克莊
    分紅間白汀洲晚,拜雨揖風江漢秋。
    看渠耐得清霜去,却恐蘆花先白頭。
  65. 冬晴三首 其一
    趙蕃
    冰雪四十日,朝光開曉霜。
    短褐忘藍縷,茅檐失荒凉。
    緬思江南梅,安得置汝傍。
    明朝儻更晴,一葦聊可杭。
  66. 圓池
    顧逢
    一片水環璧,分明鏡可窺。
    遊鱼吹白沫,浴鷺撲清漪。
    有月有星夜,無雲無雨時。
    倚欄相對處,如看渾天儀。
  67. 寒食懷西湖去歲遊從
    李洪
    去年寒食醉西湖,山色空濛暮有無。
    風急落花隨步積,雨昏垂柳要人扶。
    偶携勝友尋泉石,俱有新詩入畫圖。
    越絕故人應念我,明年春好會皇都。
  68. 梅 其二
    洪咨夔
    蒼枝老去蘚痕乾,喚起東風點暮寒。
    會得生生無盡意,雪花零亂月欄干。
  69. 濠州七絕 塗山
    蘇軾
    川鎖支祁水尚渾,地理汪罔骨應存。
    樵蘇已入黄能廟,烏鵲猶朝禹會村。
  70. 觀唐植夫所藏古墨
    郭祥正
    黑龍蟠黑雲,久蟄黄金闕。
    緣何落人間,數餅若古月。
    蝦蟆不敢蝕,利刀豈能截。
    温潤比方玉,芬香麝臍裂。
    乃知廷珪名,桓桓久不滅。
    植夫名世俊,所蓄號奇絕。
    護以紫錦囊,篋之復扃鐍。
    渺思五季亂,江南頗偷逸。
    三主皆能書,撥鐙聳痩骨。
    一朝歸大明,流散餘故物。
    金華座右銘,清凉自題佛。
    二寶藏予家,時時一披拂。
    及觀植夫墨,清風愈飄忽。
    異國想塵勞,精靈豈沉没。
    聊爲識古篇,分手各蕭瑟。
  71. 弟茝家醉中趁筆
    陳著
    前山屏開照簷綠,後山如坐膝抱屋。
    數畝山園半畝池,松影參差庇梅竹。
    九月九日天氣清,銀白金黄百種菊。
    詩人好事酷喜客,新酒篘醲烹野蔌。
    中有有識剪髮妻,談笑咄嗟具魚肉。
    我醉不知日午晡,但覺意氣橫山谷。
    吁嗟乎爲何如時,我輩得此一日福。
    宇宙自隘我自寬,人生無厭我自足。
    梅山生計亦淒涼,一醉何曾計饘粥。
    浮邱洪崖總妄傳,最好只有三萬六千局。
  72. 挽包顒叟 其二
    陳傅良
    翁子看時輩,平生不妄賢。
    獨於公有誄,惟恐世無傳。
    他日須深刻,吾詩可附聯。
    草黄松柏禿,名與石巋然。
  73. 苕溪雜興四首 其二
    蘇泂
    美人樓上曉梳頭,人映清波波映樓。
    來往舟行看不足,此中風景勝揚州。
  74. 李才翁賀除天官次韵 其一
    樓鑰
    九年奔走祇思閑,歸夢時時墮故山。
    已媿演綸詞禁上,更堪曳履侍臣閒。
    官曹顧我空無補,世事惟君了不關。
    但欲相從游物外,不應久此玷清班。
  75. 宿梅下
    李曾伯
    春事已十一,梅花纔兩三。
    青烟回野燒,翠靄護晴嵐。
    風暖雁將北,日遲人漸南。
    病餘宜緩轡,勿用客程貪。
  76. 丫頭巖
    徐元杰
    丫頭不是女丫鬟,把作堅牢擔拄看。
    撐定東南天半壁,鎮教雙聳碧雲端。
  77. 過寶應縣新開湖十首 其六
    楊萬里
    雨裏樓船即釣磯,碧雲便是綠蓑衣。
    滄波萬頃平如鏡,一隻鸕鷀貼水飛。
  78. 九日
    劉敞
    采采黄花菊,飄飄閶闔風。
    醉從紗帽落,興與古人同。
    北岳烽烟隔,甘泉侯騎通。
    悲歌傷遠目,不獨爲青楓。
  79. 送章元德司理罷官歸永嘉
    黄榦
    送君北門阪,遥望東甌路。
    峩峩白鶴嶺,渺渺飛鸞渡。
    上有虎豹嘷,下有蛟龍怒。
    車馬堅且良,維檝夙已具。
    褰裳涉其險,萬怪不足懼。
    世路劇羊腸,皦皦誠易汙。
    但能心無愧,窮達安所遇。
    毋爲婉孌者,暫蹶輒驚顧。
    生平麋鹿姿,處世每多忤。
    胡爲展良覿,握手便如故。
    高懷發鍼石,正論諧韶濩。
    情親復告別,欲語誰與晤。
    乾坤一逆旅,日月雙脫兔。
    寒儒守蓬蓽,白首困章句。
    期君以遠大,庶足慰遲暮。
  80. 趙達明太社四月一日招遊西湖十首 其七
    楊萬里
    和靖先生墳已荒,空餘松竹故蒼蒼。
    王孫自洗鸕鷀杓,滿酌真珠酹一觴。
  81. 問晁伯宇疾二首 其一
    呂本中
    晁子臥京城,歲月晚不用。
    偷身出塵土,閉戶忍疾痛。
    客來不與語,有口吾懶動。
    今年又請老,氣力當少縱。
    生平厭筆墨,棄去不復弄。
    頗念白頭親,甘旨須子奉。
    呻吟不衽席,妙語時一諷。
    誰令稻粱謀,未答泉石夢。
    鄙夫託未契,義實憂患共。
    天定或勝人,寡固不敵衆。
    請公但縮手,保此清凈供。
    因書報安否,兼與問群從。
  82. 再和前韵贈江朝宗
    吳芾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詩來。
    玩味徒三歎,披尋欲百回。
    相思愁夢斷,一見笑顔開。
    便欲扶藜杖,江頭共探梅。
  83. 聞角聲
    王十朋
    角聲已作送行聲,更向蕭蕭雨後聽。
    明日出郊聞更遠,回頭忍見二山青。
  84. 說無生話
    釋了惠
    家有全棚樂,新翻調不同。
    分明恨離別,却是喜相逢。
  85. 思京口戯周器之
    王令
    江南别日醉方醺,貪愛青天带水痕。
    忘却碧山歸路直,誤投浮世俗塵昏。
    終期散髮江邊釣,當有漁舟日繫門。
    但恨故人猶喜仕,他時胸腹未堪論。
  86. 有感
    劉克莊
    我與昔賢生異世,晝思夜夢兩微茫。
    掉頭隨霧入東海,被髮乘風下大荒。
    仙伯已尋丹竈地,武皇亦返白雲鄉。
    惟應詩卷留天地,寶氣雖埋斗有光。
  87. 答季仲宜
    王十朋
    我昔從君伯氏游,短素長牋日唱酬。
    凌雲健筆驅山丘,欲追李杜參曹劉。
    子今又復振風流,可人一氣真吾儔。
    明珠白璧蒙暗投,自揣無堪但增羞。
    君家棠棣才俱優,吾知徐公百不憂。
    更能勉力追前修,俯捨青紫何須求。
  88. 送楊舒州
    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巋然舒子國,屹立干戈地。
    中有袴襦民,未可文法治。
    瘡痍待良藥,天子念循吏。
    誰厭承明直,雅是詩書帥。
    淮揚君肯薄,吾丘世寡二。
    正須烹鮮手,往述羨魚意。
    前驅觸炎熱,弭節及凉吹。
    朝衙百吏散,閉閤有餘致。
    臨州古云樂,此理敢輕議。
    近聞今單于,已遣朝正使。
    公師杜征南,郡得漢龔遂。
    里閭息愁歎,扞牧殆餘事。
    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
    淮魚秋正美,灊山日空翠。
    匹馬不作難,爲公十日醉。
    頗見有此客,要使州人記。
  89. 丁寺丞挽詞 其二
    樓鑰
    嚴冷不可向,其中實曠然。
    行藏睽素志,燕樂了餘年。
    鶴化人何處,鸞孤影自憐。
    才高不盡用,流慶尚綿綿。
  90. 贈胡菊軒
    許月卿
    好物不雖多,自悟方悟他。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願得無言經,盡度恒河沙。
    盡度一切已,依然無一物。
    籟鳴天河斜,清風共明月。
  91. 學舍諸生罕至或累旬倚席不講愧而成詠
    宋祁
    直舍沈沈掩迴廊,古壇槐柳對蒼凉。
    一囊有客愁饑死,三尺無人問喙長。
    瞑據槁梧真用拙,束歸高閣分深藏。
    日斜廣陌驅歸鞅,更似笭箵作漫郎。
  92. 吳下同年會詩
    趙彥衛
    鴈塔尋盟信不違,二星聯璧世間稀。
    高情念舊何其厚,□客親仁得所依。
    節操剛方范孟博,□□醖藉謝玄暉。
    沙堤已築催歸騎,怪底朝來喜鵲飛。
  93. 借朱約山韻就賀挂冠
    文天祥
    身健尚堪松下飯,眼明正好橘中棋。
    青山有約當朱戶,白首何心上彩闈。
    栗里田園供雅興,午橋鍾鼓賞清時。
    晚來倦客秋江上,坐看半天黄鵠飛。
  94. 次韻中散兄二首 其二
    葛勝仲
    遍遊湖寺棹舟還,重理殘書逼小寒。
    衰鬢迎風似蒲柳,貧爐無火取槐檀。
    毫銖利祿回頭笑,翻覆人情洗眼看。
    癡鈍老人堪底用,故應衡宇自偷安。
  95. 擬寒山寺 其一二六
    釋懷深
    往事莫追尋,未來莫希望。
    見在休執着,自然心坦蕩。
    有心終不堪,無念以爲上。
    君看太虛空,何嘗有遮障。
  96. 太和芍藥最盛有紅都勝黄樓子爲之冠昔山谷常宰邑篇詠極多獨遺此花四月八日與諸友共賞戲成小詩
    周必大
    紅勝依稀如魏紫,緗樓彷彿似姚黄。
    元豐詩尹渾無語,豈是參謀闕海棠。
  97. 四料簡 人境俱不奪
    釋正覺
    十分花事屬歌喉,笑入芳塵爛漫遊。
    皇道太平無忌諱,縱橫何處不風流。
  98. 行都餞歲
    孫嵩
    插架餘殘歷,挑燈憶故鄉。
    年光蛇赴壑,羈旅雁隨陽。
    禁闕迎儺鼓,鄰街祭竈香。
    英雄須自力,容易鬢毛蒼。
  99. 愁懷二首 其一
    朱淑真
    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
    東君不與花爲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100. 溫州雙峰寺
    包恢
    兩水旁流合,雙峰對立分。
    未窺龍鼻面,且過雁山門。
    玉練泉流石,天低露濕雲。
    經過隨分好,猶未副前聞。
工具介绍

《全宋诗》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AI 写作
AI写作小程序
AI 写作工具,微信小程序已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