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重置

由于收录的古诗为繁体字,输入关键词请使用繁体字进行检索。

搜索结果(最多显示前100条)

  1. 御賜閣額二首 其二
    黄公度
    功掩蕭何第,名超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蒼。
    金碧飛翬外,鸞虬結綺傍。
    落成紛賀燕,弱羽得高翔。
  2. 釋警玄
    夜半鳥雞抱鵠卵,天明起來生老鸛。
    鶴毛鷹觜鷺鸞身,却共烏鴉爲侶伴。
    高入煙霄,低飛柳岸。
    向晚歸來子細看,依稀恰似雲中雁。
  3. 偈頌七十二首 其六二
    釋祖欽
    玄路絕時分鳥道,見聞泯處涉功勳。
    何如只麽閑閑地,月浸冰壺夜不痕。
  4.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其五
    李廌
    風頭皺浪開還促,雨點圓紋亂更多。
    何似無風亦無雨,碧天千里在澄波。
  5. 舜舉水仙梅五絕 其一
    牟巘
    橫出一枝誰與並,整青葱佩立多時。
    窗明几浄好風日,移向此中渠不知。
  6. 登岳陽樓 其二
    蕭德藻
    荒村三月不肉味,併與瓜茄倚閣休。
    造物於人相補報,問天賒得一山秋。
  7. 夏日雜題六首 其五
    陸游
    渚蒲經雨送微馨,野鶴凌風有墮翎。
    歸入衡門天薄暮,清溝淺浸兩三星。
  8. 早秋二絕 其一
    寇準
    年光苒苒暗推移,坐惜流年感舊期。
    獨聽早蟬秋色裏,潘安初見二毛時。
  9. 己巳梅溪同舍三十人其九人者游從之舊也酌別之夕獨五人在焉謝子與能猶在予館而四人者且去矣遂各以其姓賦詩送之 許輝先
    王十朋
    子昔從予游,方讀紙上語。
    磨礱出圭角,翦拂就規矩。
    不爲中道廢,當振大嶽許。
    行將拭老眼,看子驚人舉。
  10. 六言 其二
    林景熙
    流水獨吟花逕,好山重約雲門。
    茶甌疏竹孤寺,桐角斜陽遠村。
  11. 余以檄出陳機宜往西津候別余阻風不得前
    曾丰
    孺子未來圯水上,遠公已過虎溪頭。
    佳人密邇不相見,弱水瀰漫那自由。
    非負酪奴辜玉友,莫誅風伯訟陽侯。
    明年訪戴留髠日,大白梨花爛熳酬。
  12. 贈僧文可往黄州建東坡寺
    樓鑰
    一坡久矣郡城東,居士來游地望崇。
    問舍求田煩作計,拈槌豎拂看談空。
    共分龐老沈江寶,要奉儋州禿鬢翁。
    去作開山第一代,燈燈相續到無窮。
  13. 題竹軒 其二
    張九成
    聽說竹軒趣,清幽盡此房。
    春禽一聲杳,夏簟五更凉。
    落雪鳴寒玉,啼螿泣古簧。
    因君詩意到,欲罷不能忘。
  14. 送趙守
    徐積
    齊有高密,有沂有沐。
    旁有泰山,莒魯郊關。
    粵有人焉,氣清神聳。
    立節以高,處義而重。
    維節維義,肇自布衣。
    根本淵源,所養可知。
    以義爲文,洪暢精微。
    以義持守,隠如堅城。
    以義作爲,動如精兵。
    面有正色,口無諛聲。
    赤心可割,肝膽可傾。
    以義接物,不矜不驕。
    以義臨民,實庇汝曹。
    實康實濟,實愷實悌。
    民實宜之,實受其惠。
    方今天下,雖曰治安。
    正在所恤,民有饑寒。
    公所往居,豈肯草草。
    戒吏侵漁,欲民溫飽。
    言者爲準,行者爲表。
    維恕維平,除煩去擾。
    狼摧其牙,虎縮其爪。
    父子室家,足以相保。
    作此詩者,豈徒然乎。
    庶使其民,傳告歡呼。
  15. 南浦亭寄所思
    劉克莊
    只是從前瘦病身,官卑活計大清貧。
    買來晉帖多成贋,吟得唐詩轉逼真。
    生擬棄家尋劍客,死當移冢近騷人。
    秋風爛熳吹雙鬢,目送停雲欲愴神。
  16.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 其三
    釋道潜
    慚愧君家好弟兄,風流宜與晉人并。
    青鞋布襪能從我,共入廬山深處行。
  17. 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二二
    釋慧遠
    年年正月一,鼻孔長三尺。
    箇箇賀新春,眉毛重八斤。
    但□平正事,天道自分明。
  18. 重午日摘枇杷薦酒因成兩絕句 其一
    趙蕃
    已載相如賦,還披杜老詩。
    團團自長葉,佳實欠纍纍。
  19. 聞石湖海棠盛開亟携家過之三絕 其三
    范成大
    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淺臙脂一萬重。
    不用高燒銀燭照,煖雲烘日正春濃。
  20. 寄題張光祿榮佚堂
    梅堯臣
    疏氏昔二傅,張氏今兩卿。
    相去千餘載,能與同令名。
    亦嘗更侍從,况有冰玉清。
    世懷山東業,力制河北兵。
    雲煙忽起晦,日月不得明。
    白首無所爲,脫身吳楚城。
    七十還印綬,不以名教輕。
    葺堂讀舊書,時出郊郭行。
    水邊觀游魚,樹底愛啼鶑。
    適逢野老語,復問農人耕。
    紛紛世上士,車馬無此情。
  21. 和莘老城東齋祠 其二
    彭汝礪
    天上春來今幾時,園林已自足光輝。
    桃心欲放輕紅出,柳眼初分嫩綠歸。
    解凍暖風吹浩蕩,養花新雨落霏微。
    知君準擬多行樂,佳句何妨及繡衣。
  22. 集英殿立侍觀進士唱名六首 其四
    張鎡
    青衫如草照春塘,爭傍龍墀捧敕黄。
    功業便從今日去,莫教人道只文章。
  23. 頌古七十六首 其三一
    釋士珪
    天子居鬧市裏,山僧在百草頭。
    擺手御街來往,不怕巡火所由。
  24. 晝眠治平寺
    徐逸
    頻年遊覽不暫寘,野艇往來無水程。
    雨休最好是鷗浴,風靜更清聞鶴聲。
    酒家新熟欠前賬,僧榻借眠餘宿酲。
    崧高泰華未挂眼,鬢影蕭颯難爲情。
  25. 劉龍洲祠
    凌萬頃
    嘗隨薦鶚上天閽,肯信荒山泣斷魂。
    百歲光陰隨酒盡,一生氣概祇詩存。
    冢傾平地藤蘿合,碑倚空巖霧雨昏。
    縱是紙灰那得到,落花寒食不開門。
  26. 送梁交之徐州
    蘇轍
    湖水清且深,新荷半猶卷。
    未見紅妝窈窕娘,先排翠羽參差扇。
    水面風生人未知,欹傾俯仰長先見。
    岸上遊人莫不歸,清香入袖凉吹面。
    投壺擊鞠綠楊陰,共盡清樽食白飯。
    坐中飛將忽先起,輕衫出試彭門遠。
    百步洪西白浪翻,戲馬臺南雲岫滿。
    江山雄麗信宜人,風流孰似梁王苑。
  27. 夜與作霖避暑南園登江月臺二首 其二
    吳芾
    俯瞰江流萬尺臺,暑天長引好風來。
    若爲今夕如相避,懷抱何由一快哉。
  28. 夜飲示坐中
    陸游
    胡雁叫群寒夜長,崢嶸北斗天中央。
    達人大觀眇萬物,烈士壯心懷四方。
    縱酒長鯨渇吞海,草書瘦蔓飽經霜。
    付君詩卷好收拾,後五百年無此狂。
  29. 簡朱幹叔諸友
    陸九淵
    利名風浪日相催,青眼難於世上開。
    何事諸君冒艱險,杖藜來入白雲堆。
  30. 唐律十首 其四
    方岳
    松露滴深幽,山寒草逕秋。
    蔓藤行伏兔,野竹上牽牛。
    日月雙車轂,乾坤一傳郵。
    功名成底事,何苦覓封侯。
  31. 送沙溪寓居何翔仲四首 其四
    何夢桂
    自笑衰鴻病起低,更憐落樹夜烏啼。
    月明好認南飛去,剩有高枝可擇棲。
  32. 送湖南提刑安學士 其一
    華鎮
    洞庭六月暑風長,使者征帆挂短檣。
    汲引津途多肉食,追隨行路有壺漿。
    南洲自戀涵濡德,北闕方思獻納良。
    更識高門延慶事,綵衣新有桂枝香。
  33. 雪巢三首 其一
    林憲
    居閑我所願,謀拙人所慮。
    平淡固可嘉,饑來欲誰訴。
    八十日彭澤,四十年鄭圃。
    前賢去就意,三復成喜懼。
  34. 依韵和蕭推官見貽推官字子方知桂州修撰字子善相及喜論兵嘗見于鄱陽
    彭汝礪
    晚年相遇更堂堂,祇似當時鄱水陽。
    物論固非低閥閱,家聲元自滿湖湘。
    風回獠俗歸陶冶,囊括蠻州入井疆。
    使指質成非有用,贈言虛自辱圭璋。
  35. 丘德基七十
    陳藻
    斯翁千歲也何愁,七十真堪賀禮修。
    多少人間貧病客,不貪天地久相留。
  36. 雨中賞薔薇
    顧逢
    春風庭院少遲留,爛熳紅英带雨羞。
    最是花邊情緒惡,看花狼藉爲花愁。
  37. 寄瑩中
    鄒浩
    天道無私果是非,斯人如鳳中人機。
    雄驚一矢從南落,雌領諸雛向北飛。
    且與龜龍爲伴侣,未應螻蟻損毛衣。
    吾皇致理肩虞舜,會見翺翔下德輝。
  38. 元暉求僧
    釋居簡
    入我門庭著我衣,面前說是背還非。
    從來不作大人相,要箇傳家五逆兒。
  39. 次韵子雲種竹
    韓元吉
    官居地多隙,種竹及春早。
    蕭然三畝園,便可事幽討。
    層巒寓巖石,一目惜盡了。
    移根互掩映,取徑作深杳。
    飛來幾烏鵲,相喚亦栖繞。
    微風與新月,屢舞欣嫋嫋。
    乃知亭館閒,有竹自能好。
    堂前藝梅花,堂後列萱草。
    叩門有俗客,未至跡已掃。
    遥憐敬亭下,巷僻客仍少。
    庭隅方解籜,相對亦社保。
    吟哦五字句,飲水良不飽。
    春雷發頭角,繭栗未應小。
    卜居如有得,破地出池沼。
    胸中千畝計,豈顧萬事擾。
    他年醉林間,準擬成二老。
  40. 有感
    陳宗遠
    天地不磈立,人爲天地心。
    世無經濟學,何以任彌綸。
    沛興園綺隠,淵啟虬髯驚。
    漢唐造草昧,數子留其名。
    我非烟霞徒,息養離世氛。
    我非雲水客,眼空觀劫塵。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榮身。
    善性自孟子,惡性由荀卿。
    氣質誠有駁,良心乃其純。
    荀卿言治氣,孟子言養心。
    治如治稊稗,惡去善自生。
    養如養佳穀,善長惡亦亡。
    善善而惡惡,孟荀同臭馨。
    安用泥口耳,紛紛爭異名。
    寥寥數千載,塵迹汗簡青。
    麟死不可作,紀例存其文。
    世無公是非,安得真勸懲。
    西漢豈無人,氣節冰雪清。
    東漢豈無人,長厚性質淳。
    特立違時好,心事竟埋堙。
    紛紛瀾倒徒,空贏身後名。
  41. 龍圖張公挽詞三首 其一
    范純仁
    儀鳳來丹穴,麒麟瑞聖時。
    壺冰凝雅操,冠玉聳英姿。
    敦閱今儒將,循良古吏師。
    未登台鼎貴,胡不到期頤。
  42. 到漢東和張伯常六首 其五
    范純仁
    高標早與利名疏,獨向先門肯曳裾。
    舉眼正無羈客伴,解顔頻喜故人書。
    相期消息應端的,久別情懷待展舒。
    聞說山城春色早,安車乘興莫徐徐。
  43. 端午內中帖子詞 夫人閣 其四
    王珪
    畫栱無塵乳燕飛,薰風時復度羅衣。
    君王避暑蓬莱殿,向晚笙歌簇輦歸。
  44. 次韻謝王𣓨秀才四首 其一
    項安世
    掩關飽黑甜,屏迹慕烏有。
    何心望披拂,注意及衰朽。
    勞君崔魏徒,過我沮溺耦。
    拜手把瓜桃,捫胸愧箕斗。
  45. 題墨梅
    袁說友
    輕楳疑當作煤拂拂有餘清,筆下翻成月下橫。
    昨夜小屏幽夢斷,恍如煙雨瘴江城。
  46. 泛淮
    黄裳
    泛盡隋河乍入淮,數峰秋勢旅眉開。
    此身未立如飛絮,愧向雲山去又來。
  47. 題寶林寺可賦軒
    范成大
    十里山行雜市聲,道傍無處濯塵纓。
    寶林寺裏逢修竹,方有詩情約略生。
  48. 春林
    沈遼
    春林日已繁,隔我遙山青。
    下簾成幽卧,野鳥鳴嚶嚶。
    鳥鳴有時息,春林亦衰寂。
    生物自環轉,何心翻戚戚。
  49. 送峽州陳廉秘丞 其二
    司馬光
    郡府猿聲外,旌旗鳥道邊。
    樓高出楚塞,煙霽識巴船。
    襦袴嗟来暮,簪紳惜外遷。
    皇仁矜遠俗,非謂意疏賢。
  50. 嘉禾百詠 南塢
    張堯同
    岸回波曲曲,城轉草層層。
    忽見桃花落,還知到武陵。
  51. 吳山井
    樓鑰
    錢塘東南一都會,西湖宛在高城外。
    鑿爲六井引入城,唐相鄴侯功尚在。
    吳山橫亙城中央,左右江湖盡襟带。
    寒泉迸溢清且甘,發自靈源匪分派。
    天目兩乳龍鳳來,秀氣所鍾此其最。
    海濱斥鹵潤作鹹,安得一泉獨滂沛。
    四朝駐蹕八十年,民聚五方真衆大。
    抱甕桔槹萬夫汲,飛泉仰流筒吸快。
    大旱不乾潦不溢,數里赬肩競分賣。
    人言神龍宅其下,濟物陰功至今在。
    川澤固多資灌溉,此井猶能濟闤闠。
    皇家德澤如此泉,福祚與之俱不改。
  52.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見餉用心清聞妙香爲韻成五小詩 其二
    曾幾
    花覆春風殿,爐薫上紫清。
    舊時香案吏,趺坐對煙明。
  53. 過石頭鎮寄文淵 其二
    彭汝礪
    容顔不少如前日,景物猶多似舊時。
    匹馬瞻相無盡意,雙泉想像不勝悲。
  54. 句 其一八
    馮坦
    燈影照殘孤枕夢,雨聲滴碎兩年心。
  55. 夢盧子高
    蘇泂
    魂夢依稀欲見君,須臾爲月又爲雲。
    起來接得如鴉字,談笑聲音了不聞。
  56. 暇日弄筆戲書三首 其三
    陸游
    胸懷幾雲夢,形骸一槁木。
    雖客長安城,未始忘退縮。
    古來豪傑士,强半死空谷。
    耐事勿動心,貧賤豈汝獨。
  57. 端午詞 御閣 其三
    晏殊
    乍結香茅祈福壽,更纏金縷貢芳新。
    丹臺素有延生籙,歲歲迎祥在此辰。
  58. 嘉禾百詠 羞墓
    張堯同
    傷哉負薪子,五十始登朝。
    空使埋羞處,山花復採樵。
  59. 祝君適中折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曰玉梅曰含笑者爲况名乃適中自製人鮮知之題五絕以廣焉 其三
    趙蕃
    大笑能株小作叢,吐香全似酒微中。
    舊觀但比山茶白,無此枝頭破顆紅。
  60. 以嗜酒愛風竹卜居此林泉爲韻作十小詩 其五
    方岳
    周有說愛蓮,陶有詩愛菊。
    吾居則誰與,其諸子猷竹。
  61. 夏雨
    陸游
    清風起湖濱,急雨来天末。
    蚊蠅遽退聽,松竹例蘇活。
    奇聲集空庭,爽氣生細葛。
    素秋雖尚遥,聊喜寛肺渇。
  62. 偈頌六十七首 其五九
    釋原妙
    今年龍象頗多,權作三堂結夏。
    雖然名字不同,是法本無高下。
  63. 志來上人寄示酴醾花并壓磚茶有感
    梅堯臣
    京都三月酴醾開,高架交垂自爲洞。
    素葉層層紫蕊香,釀歸光祿春生甕。
    東陌西池走鈿車,芳林廣囿飛朱鞚。
    二年不到大梁城,江邊淚滴肝腸痛。
    況茲齒髮漸衰老,已是憂愁不如衆。
    宣城北寺來上人,獨有一叢盤嫩蕻。
    去歲遊吳求不得,今朝還喜自持送。
    眼底雖同往日看,樽前所憶皆成夢。
    又置新茶采雨前,鳥觜壓磚雲色弄。
    對花却酒煑香泉,强詠才慙非白鳳。
  64. 史彌寧
    管鮑交情已矣夫,君看門上翟公書。
    茅簷不鄙頻來往,叔末衣冠得似渠。
  65. 半雲庵
    林景熙
    天地等蘧廬,結廬復何事。
    一間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雲,於此適相值。
    買鄰不用錢,平分有餘地。
    豈不愛專壑,孤立聖所懼。
    平生志八荒,澤物乃吾素。
    我行雲不隨,雲行我復住。
    出處兩何心,得非以時故。
    造物無全功,蒼生竟誰籲。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66. 松風亭
    梅堯臣
    冉冉竹連澗,森森松蔭崖。
    始聞清吹度,似欲綠琴諧。
    莫識主人意,休論高士懷。
    春城百花發,薜荔上陰階。
  67. 宮保龐丞相以詩二首見寄次韵和答 其二
    宋庠
    出入台階謝奮庸,白頭持節更爲公。
    臨民不稱瞻巖尹,慰俗猶依贈扇風。
    天許雲鴻矰繳外,世憐池鶩稻糧中。
    一聞麗唱情何極,心結平津舊閣東。
  68. 寧宗皇帝詩卷耳篇御書贊
    岳珂
    偉王人之典學,本天縱之多能。
    續六藝之絕業,環諸儒而講明。
    璧跗蔚其流芳,瓊字煥其騰英。
    居蠖濩而儲精,炳龜龍而效靈。
    歲嘉定之辛巳,歷九閏而時乘。
    旦孜孜而忘倦,志兢兢而靡矜。
    詩三百有五篇,沃帝心而日聆。
    儼露門之未竟,已雲章之滿籝。
    繄是詩之四章,首二南而儀刑。
    凡家齊而國治,本大學之爲經。
    自求賢而審官,見濟濟之以寧。
    越染翰之雖同,茲注意之實形。
    昔德壽之在御,嘗史漢之留情。
    傳復古之奇蹟,亦流輝于古荆。
    有詞臣曰萬里,亟再拜而震驚。
    謂縫掖之所難,而帝王之躬行。
    今寶章之誕賁,知祖武之克繩。
    殆家法之相似,聯自檢于宮庭。
    眇周行之下走,方虺隤而于征。
    竦昭回之景光,愧抱槧之餘生。
    覽盈咫之昭華,想繹純于九成。
    得猗那而藏焉,尚廟瑟之餘聲。
  69. 燕洞宮
    胡宿
    洞裏青娥赤玉簫,香童迎過百花橋。
    身輕不待泠風馭,天隔難逢翠羽翹。
    仙醴四升誰酩酊,使烏三足自飄颻。
    座中若話金庭事,記取真人是子喬。
  70. 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閣五首 其二
    蘇轍
    壓蔗出寒漿,敲冰簇畫堂。
    人間正袢暑,天上絕清凉。
  71. 呈蔡元德二首 其一
    王之道
    别來閒計日,一日似三秋。
    顧我無能老,逢君始欲愁。
    詩情今轉勝,交契久還稠。
    學問神龜似,當年繼踐猷。
  72. 山居十首 其一○
    方岳
    我愛山居好,畦蔬手自耘。
    鳥聲穿戶過,鶴唳隔村聞。
    石溜渾如雨,溪船盡是雲。
    煩君謝逋客,不用北山文。
  73. 送張謙父往潭州
    陳藻
    八卦重來夢一周,人生更得幾年浮。
    看君矍鑠猶堪展,似我龍鍾只合休。
    淮廣早供詞峽興,湖湘留與鬢霜遊。
    還鄉試問同庚客,剩有頭顱話舊否。
  74. 榕樹
    鄒浩
    榕樹能容故得名,枝條環布若高城。
    何當種滿彌天去,永使青青芘萬生。
  75. 主簿程同年和永平門詩再賦四絕因以贈別 其四
    王十朋
    春盡湖如鏡面平,扁舟送別古鄱城。
    相將我亦爲行客,征雁來時好寄聲。
  76. 偈九首 其四
    釋惟清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更是誰。
    霧露雲霞遮不得,箇中猶道不如歸。
    復何歸,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
  77. 山茶
    劉克莊
    青女行霜下曉空,山茶獨殿衆花叢。
    不知戶外千林縞,且看盆中一本紅。
    性晚每經寒始拆,色深却愛日微烘。
    人言此樹尤難養,暮溉晨澆自課僮。
  78. 新歲七十以人生七十古來稀爲韻寄錢大參七首 其六
    曹勛
    一廛兒輩自鋤開,繞屋稍稍併種梅。
    摘葉尋枝看未足,橫斜已覺報春來。
  79. 曹泳
    偏宜滴漏春朝雨,尤近裴公盛德堂。
  80. 游大滌
    趙與杼
    九鎖閟仙關,長歌入翠巒。
    青松飛羽蓋,修竹動琅玕。
    雪霽千巖瘦,雲深六洞寒。
    客來塵慮息,一笑倚闌干。
  81. 秋日坐寐覺而有作
    周麟之
    南國逢秋色,西風擾客心。
    久閒安飲啄,多病廢登臨。
    壁倚青藜杖,窗橫綠綺琴。
    無魚甘糲食,有酒任孤斟。
    地僻千山瘠,人稀萬籟瘖。
    懶同牛卧壠,倦劇鳥歸林。
    紙閣居容膝,繩牀坐整襟。
    縮頭須爾伴,便腹莫吾箴。
    俛仰三眠柳,徘徊五戲禽。
    忘形初隠几,得趣漸欹簪。
    不假仙遊枕,寧須女抱衾。
    乍疑身栩栩,已覺息深深。
    白鳳才難繼,黄粱事可尋。
    有人呼晝漏,何處起寒砧。
    短夢蘧然覺,斜暉慘欲陰。
    桂開香吐粟,菊認蘂攢金。
    磨熟雙旗茗,爐殘小瓣沈。
    感時思別墅,開戶見遥岑。
    自別堯庭邃,俄驚墨突黔。
    背無三甲起,頭有二毛侵。
    咎往眉難炙,言歸足尚肣。
    靜忘波洶洶,老諳歲駸駸。
    幸得安心法,聊爲擁鼻吟。
    黑甜誇勝味,黄落寄餘音。
    猿鶴休相怨,萍蓬自不禁。
    却愁宵寐少,卧聽竹蕭森。
  82. 冬至
    劉敞
    殊方喜及固陰消,積雪層冰意亦聊。
    就日稍欣南極永,觀雲尚恨帝鄉遙。
    閉關自信天心復,吹律應知玉琯調。
    留滯能無越鄉戀,甘泉受計萬神朝。
  83. 妾薄命
    白玉蟾
    妾居西北方,容貌亞冰雪。
    妾長嗟無媒,孤影對明月。
    頭綰墮馬髻,脚襯凌波襪。
    釵梁溜金鳳,舞带蒙錦纈。
    頸瑳素玉圓,胸瑩新酥滑。
    翠靨中蛾眉,瑶花嚲鴉髮。
    腰裊柳絲輕,臉潤桃花發。
    出郊乘紫騮,蔽目舉青繖。
    不敢一回首,煙際暗愁結。
    誰家白面郎,志氣何飄揚。
    使妾一過眼,吾肉燔如湯。
    自惟父母嚴,折花回倚牆。
  84. 別三子
    陳師道
    夫婦死同穴,父子貧賤離。
    天下寧有此,昔聞今見之。
    母前三子後,熟視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於斯。
    有女初束髮,已知生離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從此辭。
    大兒學語言,拜揖未勝衣。
    喚耶我欲去,此語那可思。
    小兒襁褓間,抱負有母慈。
    汝哭猶在耳,我懷人得知。
  85. 行住坐卧三十二頌 其一四
    釋印肅
    主賓交接未開言,便過茶湯應口邊。
    察理聆音非外物,結他歡喜萬千年。
  86. 姪宰與外甥蔡駰下第東歸
    梅堯臣
    事莫必有勝,必勝難可持。
    邇來罕相見,世上多誇馳。
    黄金鑄佩印,白玉刻佩龜。
    朝見恃赫赫,夕見同蚩蚩。
    方得靡不羨,既處焉所施。
    此理非一日,更後當應知。
    志士無終窮,斯言非爾欺。
  87. 翛然元規夜坐酌余德儒所惠酒因成聯句
    張繼先
    共飲名家酒,三杯亦未辭。
    攄懷談道妙,舉筆賦新詩。
    雖病仍牽率,爲歡信渺瀰。
    疏星聯遠漢,綠水湛前池。
    未及裴君句,慚教樂所知。
    翛然清且慧,泰定默如癡。
    有美新荷近,無塵皓月隨。
    山風來細細,銀燭耿離離。
    青眼便爲覽,朱簾莫下垂。
    睡魔渾散釋,吟思愈清奇。
    萬態付一笑,千春總片時。
    此情能共適,得志任人嗤。
    道重皆相契,心機獨耻爲。
    瞿曇作良友,老聖是真師。
    四海無餘事,諸公足自怡。
    仙巖拏釣艇,雲錦種丹芝。
    世俗爲無謂,吾人還有宜。
    紅塵聊應跡,紫府去非遲。
    終始懷觀子,友持愧伯慈。
    功成當並駕,六合恣傲嬉。
    酒厭高陽價,人懷中古情。
    把杯聊共樂,對景發新聲。
    十二分清氣,三千外世榮。
    天真聊所適,俗禮莫相嬰。
    蟬韵微微近,松聲宛宛生。
    林風侵坐冷,山月照人明。
    籟靜神尤爽,宵分氣尚橫。
    星文玉燭煥,虎力紫亳輕。
    得志非軒冕,游神必海瀛。
    中元聊醉此,寓意笑虛名。
  88.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興化集四首 其一
    趙蕃
    莫嗔不寄一行書,半百光陰伏枕餘。
    寂寞瓶儲同靖節,荒凉壁立類相如。
    君今爲况復何似,秋盡想應成定居。
    穫稻讒終還墐戶,有詩何日定遺予。
  89. 問蔡肇求李公麟畫觀音德雲
    蘇轍
    好事桓靈寶,多才顧長康。
    何嘗爲人畫,但可設奇將。
    久聚要當散,能分慰所望。
    清新二大士,畀我夜燒香。
  90. 山中
    俞桂
    剖竹相通澗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
    一鈎明月軒窗上,欹枕藤床獨自眠。
  91. 乙亥冬富春先生以老儒醇師居我東齊濟北張泂明遠楚丘李縕仲淵皆服道就義與介同執弟子之禮北面受其業因作百八十二言相勉
    石介
    鳳凰飛來衆鳥隨,神龍遊處羣魚嬉。
    先生道德如韓孟,四方學者爭奔馳。
    濟北張泂壯且勇,楚丘李縕少而奇。
    二子磊落頗驚俗,泰山石介更過之。
    三人堂堂負英氣,胸中拳攣蟠蛟螭。
    道可服兮身可屈,北面受業尊爲師。
    先生晨起坐堂上,口諷大易春秋辭。
    洪音琅琅響齒牙,鼓簧孔子與宓羲。
    先生居前三子後,恂恂如在汾河湄。
    續作六經豈必讓,焉無房杜廊廟資。
    吁嗟斯文敝已久,天生吾輩同扶持。
    二子勉旃吾不惰,先生大用終有時。
    當以斯文施天下,豈徒玩書心神疲。
  92. 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爲梅水村發也 其六
    趙必𤩪
    欲花未花時,此妙無人知。
    著花已多事,更爲花吟詩。
  93. 次韻元功才友道中見貺因以解嘲
    張元幹
    當時勇决徑歸休,更有人愚似我不。
    何許置錐寧免累,直須畢娶始無憂。
    頻遭白眼傷流俗,誰向青門念故侯。
    客裏題詩相慰藉,羨君椽筆合螭頭。
  94. 答友人
    王琮
    秋山曾是共登臨,感慨蘭亭後視今。
    炎熱不過能炙手,笑談未必到知心。
    前言衮衮風波去,後約寥寥歲月深。
    室邇豈應人自遠,酒盟詩社要重尋。
  95. 山居七詠 湛然亭
    方岳
    一念惟餘睡作魔,鷗閒不與世同波。
    邇來定力空諸妄,如以摩尼照濁河。
  96. 餐菊花歌
    鄭思肖
    道人四時花爲糧,骨生靈氣身吐香。
    聞到菊花大歡喜,拍手歌笑頻顛狂。
    憶昔我爲混沌王,洞見末劫壽不長。
    盡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長生方。
    我今化身遊下土,一嚼清凉徹肺腑。
    頓令心地豁然開,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變化妙如意,能爲一切主中主。
    塵塵剎剎黄金身,永救娑婆衆生苦。
  97. 勸農書浄居壁
    陳造
    小出成休務,徐驅免戴星。
    風枝禽磔磔,煙隴麥青青。
    蕭寺蜚塵外,行軒數刻停。
    賸呼黄髮叟,看卧碧香瓶。
    庶富幾無憾,耕桑飽所經。
    由衷疎直語,或可比閭聽。
  98. 妙湛禪師月巖舍利贊
    釋居簡
    及笄洗粧,一花一香。
    舍父求度,回度厥父。
    父子學空,機先有鋒。
    父死開法,鏌鎁出匣。
    歸奉其母,孤山之滸。
    示生有滅,笑與母訣。
    火後舍利,粲如繁星。
    如金之晶,如玉之明。
    堂堂月巖,如空行月。
    何庸留此,自暴醜拙。
  99. 次韵王臨太博馬上
    蘇轍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馬勞。
    徒知事奔走,曾未補毫毛。
    水旱嗟嚬蹙,瘡痍費抑搔。
    莫歸何暇食,堆桉簿書高。
  100. 頌石頭和尚草菴歌 其二八
    釋印肅
    誰誇鋪席圖人買,不用文章兼學解。
    打破虛空歸去來,離世界兮入法界。
工具介绍

《全宋诗》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