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重置

由于收录的古诗为繁体字,输入关键词请使用繁体字进行检索。

搜索结果(最多显示前100条)

  1. 堂中畫像探題得杜子美
    歐陽修
    風雅久寂寞,吾思見其人。
    杜君詩之豪,來者孰比倫。
    生爲一身窮,死也萬世珍。
    言苟可垂後,士無羞賤貧。
  2. 辭朝
    鈄元珍
    大定山河四十秋,人心不似水長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好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爲讎。
    世間多少忠良將,服事君王不到頭。
  3. 離京後作七首 其四
    張耒
    一水夷猶達汝陰,年華客意兩相侵。
    河邊無限青青草,攬轡何人繫此心。
  4. 有人說用
    王柏
    寄語紛紛利欲人,不知何者是經綸。
    行藏未可便輕議,學問先須辨得真。
    莫把空言來誤世,要明明德去新民。
    大凡體立方言用,且著工夫檢自身。
  5. 拜范文正公祠
    趙孟堅
    瘦石插半天,玲瓏聳蒼翠。
    想從混沌初,有此紛破碎。
    斷截不分離,欹危不顛墜。
    乃於其中間,穿沿石路細。
    頻勞謝屐行,捫撫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來從石背。
    香山纔品題,名得因人貴。
    瘦筇行清秋,西風吹我袂。
    躋攀幸未疲,俯仰一歎喟。
    下山拜范祠,遺像儼如在。
    胸中萬甲兵,曾使西夏畏。
    巖瞻石不移,可想鐵肝肺。
    嘻其羣小人,風林犬空吠。
    於今孰存亡,取捨良亦易。
    但堅自力心,歲寒見節槩。
    卓爾彼何人,晞之則亦是。
  6. 次韻牡丹 其一
    方岳
    銀壺貯雪褪輕紅,費盡思量句不工。
    若使春風但桃李,春風殊未可雌雄。
  7. 王農丞舟中
    劉過
    危檣高占飛鴉字,京淮兩路傳宣使。
    面如玉盤腰有金,見說京淮已無事。
    儒生性命何足憐,十年厭聞犬羊膻。
    一朝悔禍亦不惡,且願四海皆安眠。
  8. 和李君錫惠書及詩勉以早歸
    司馬光
    書意勤渠詩意新,清如白雪暖如春。
    西遊不盡谿山樂,策馬歸來就故人。
  9. 周翁留飲酒
    陳著
    曉對山翁坐破窗,地爐撥火兩相忘。
    茅柴酒與人情好,蘿蔔羹和野味長。
    外面干戈何日定,前頭尺寸逐時量。
    而今難說山居穩,飛馬窮搜過虎狼。
  10. 次韻康總管慶之和碑字韻二首 其二
    方回
    山游靈運屐,寺乞簡栖碑。
    歲計多栽菜,流年懶問蓍。
    醉眠書當枕,禪戲偈成詩。
    鬢白非今日,何勞曉鏡知。
  11. 賞春亭
    趙抃
    滂葩浩艷滿亭隈,當度芳樽醉看來。
    始信春恩不私物,亂山窮處亦花開。
  12. 偈頌二十二首 其二一
    釋道生
    明星覷著眼睛枯,絕後何曾得再蘇。
    堪笑堪悲緣底事,一年一度被茶糊。
  13. 乾明院作
    葛勝仲
    我欲乞襄陽,驅車峴山址。
    文弔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訪二碑,事辭俱俊偉。
    高賢千載後,遺魄猶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違願始。
    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減漢江水。
    遐眺真不惡,悲傷未燭理。
    湮沒與垂名,趨死皆一軌。
    我與同遊人,痛飲共擇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無石髓。
    預憂名不傳,却笑鄒從事。
  14. 和諸公瓊花二首 其二
    陳杰
    淡日微雲燕麥斜,江思笋蕨客思家。
    是非欲共東風語,一曲欄干眼自花。
  15. 送安福劉秀才謀卿仍簡分宜傅公謀
    許及之
    昨夜西風入楚扉,登臨遊子倦將歸。
    璧廱未頓新書笥,錦里還尋舊釣磯。
    平世勳名賒馬革,男兒貧賤且牛衣。
    傅巖詞客如相問,說是今非昨更非。
  16. 寄徐彦偲
    鄭剛中
    都城判袂十年餘,世路艱昏跡頗孤。
    顧影不知天際雁,置身方類鼎中魚。
    危言空慕劉蕡策,痛哭難看賈誼書。
    一笑何時成破涕,爲君握手話區區。
  17. 戇老庵會陳龍圖
    韓琦
    北第新成戇老庵,日期休此養無堪。
    地偏深得幽居興,景野難將俗好參。
    戶外鳴泉疑拊石,城頭叢薄當凝嵐。
    何須便挹浮邱袂,且奉高賢聽雅談。
  18. 雪九首 其一
    傅察
    都城一日雪,庭戶浩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19. 道友求頌
    釋居簡
    平常退一步行時,渾似輸機國手棋。
    成就自家行履處,路逢巇嶮亦平夷。
  20. 陪子華燕醮廳酒半過趙中令園
    司馬光
    簪裾丞相閣,林沼令君家。
    煙曲香尋篆,杯深酒過花。
    霏微燼沈水,馥郁漬榠柤。
    愧乏相如賦,陪遊託後車。
  21. 書事
    戴復古
    打鼓行船未有期,恰如江上阻風時。
    詩中一段閑公事,幸不妨人喫荔枝。
  22. 送元珍赴官合州
    孔武仲
    羈旅倦京國,春風常閉門。
    叩門誰過我,云是竹王孫。
    頎然八尺長,玉質文理温。
    探之以羣書,浩渺傾崑崙。
    餘波濯我熱,挹取不計盆。
    朝落清風窗,暮埽明月軒。
    傲兀足真趣,不隨車馬喧。
    動可與俱遊,靜可與忘言。
    胡爲捨我去,獨指岷江源。
    偪側鳳翔西,叠嶺如駿奔。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到官復何時,清秋禾黍翻。
    冷局自少責,讀書勿忘餐。
    登臨時自適,吟思攪乾坤。
    魚雁若可託,篇詩寄湘沅。
  23. 晚目
    陳襄
    攬景獨凝眸,江城暮雨收。
    長江隔山斷,野水混空流。
    天上一輪月,人間萬古秋。
    感時并怨別,費盡庾郎愁。
  24. 讀家集
    吳龍翰
    吾家友堂翁,硯影雙髩寒。
    刻志鑽書史,篝燈照夜闌。
    學術三代上,文章兩漢間。
    胸次秋沆瀣,詞吐玉琅玕。
    寃哉命壓頭,那復博一官。
    二塤策科第,亦不到金鑾。
    友堂紛遺稿,幾成汲塚殘。
    江東兵燹餘,白璧喜重完。
    會當乞鴻筆,清名期不刋。
  25. 和席季成遊金鑾寺
    楊時
    朱甍碧瓦照孤城,杖屨翛然野色清。
    縠捲水風輕蕩漾,珠翻荷雨自虧盈。
    勝遊已覺非人境,妙語寧須味玉英。
    願借金篦聊刮目,不容幻翳有纖萌。
  26.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八八
    釋正覺
    經歸藏,禪歸海。
    稽首歸依,合掌頂戴。
    王老師,超物外。
    二十年前恁麽來,而今去盡閒光彩。
  27. 郊祀紀事十首 其三
    周紫芝
    曉趨宗廟拜衣冠,雲葉低垂護翠鑾。
    日采回光天意好,龍顔生喜近臣歡。
  28. 題沙泉鵲梨古柳
    吳則禮
    莫遣殊方一片飛,風光有底肯相遺。
    含愁要作紅雨去,絕恨獨眠清晝時。
    古井猶窺光燦燦,儒冠不道鬢垂垂。
    鳥歌長日偏稱意,辦得喚人來朵頤。
  29. 題齊安寺山亭
    王安石
    此山無躑躅,故國有楊梅。
    悵望心常折,慇懃手自栽。
    暮年逢火改,晴日對花開。
    萬里烏塘路,春風自往來。
  30. 頌古四十八首 其二七
    釋慧開
    叮嚀損君德,無言真有功。
    任從滄海變,終不爲君通。
  31. 謝惠白鷺
    卓田
    紅船鸂鶒已驚飛,何幸今朝得雪衣。
    煙雨風標元自貴,雲霄氣格那須肥。
    閑花數畝聊供步,浄水三泓足可依。
    莫憶鳳凰池上路,箇中步步是花機。
  32. 鄭樞密生日五首 其一
    張綱
    黄閣曾居百辟尊,經綸相業滿乾坤。
    化行風雨年年節,恩到桑麻處處村。
    付與斗樞深拱極,安排鼎鉉再調元。
    贊襄好爲蒼生計,天子文思納盡言。
  33. 讀渡江諸將傳
    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勇似韓彭有,心如廉藺希。
    中原豈天上,尺土不能歸。
  34. 送族甥遊學臨安
    李彌遜
    薰風未放槐花黄,舉子技癢撩枯腸。
    短衾不眠中夜起,鷄鳴刷羽摩參商。
    山行未盡趁落日,夜榜欲去驚鳴榔。
    男兒胸中小天下,大笑鑿石分餘光。
    君今懷璧自荐達,筆端娓娓陳虞唐。
    明時三面網英俊,平地一日看騰驤。
    青錢淡墨何足慕,闊步直入鴛雛行。
    歸懸金印大如斗,里官負弩驅旗槍。
    向來絃歌久未効,即遣士氣俱軒昻。
    吾衰不能効犖确,尚能杖履攜壺漿。
  35. 齋宮感事寄原甫學士
    歐陽修
    曾向齋宮詠麥秋,綠陰佳樹覆牆頭。
    重來滿地新霜葉,却憶初聞黄栗留。
  36. 登資聖閣
    孔平仲
    平時嘗仰望,今日一登臨。
    海岱封疆小,乾坤氣象深。
    廢城增古意,疊嶂起詩心。
    遠目方馳騁,春雲還自陰。
  37. 題孫得休居室
    蔣華子
    住世百來年,童顔只儼然。
    道心丹竈外,詩趣筆牀邊。
    甕牖清虛府,盆池小有天。
    雲關誰剝啄,端是問神仙。
  38. 題趙氏連理木圖
    袁甫
    連理呈祥炳寸丹,巽齋高致拂雲端。
    須知念念通冥漠,不見聲聲說急難。
    義槩莫如生死際,家風要使子孫看。
    城南我祖嘉名似,從此心期共不刊。
  39. 和唐壽隆上元五首 其四
    胡寅
    山褰雲色暗陽臺,俄復晨曦萬里開。
    行雨忽隨新夢斷,春風還似故人來。
    精神總屬陶潜柳,燮理須歸傅說梅。
    已共此邦同樂歲,更須躬稼辟田萊。
  40. 平蓋治
    張繼先
    昔人已去附龍鱗,神氣猶存錄籍真。
    洞口記曾三拜日,雲間別是一家春。
    釣絲無迹龜魚靜,樵客忘機虎豹馴。
    金井未經新汲引,已無胸次一纖塵。
  41. 松陽南巖夜歸
    項安世
    走下南巖踏黑歸,蒼林擁逕白光微。
    馬湖橋上消摇甚,飛度前村露滿衣。
  42. 效後村體
    陸文圭
    十載村居學養恬,未忘習氣有人嫌。
    課僮薙草心先快,助僕移梅力尚兼。
    不分烏鴉啼錦樹,絕憐紫燕傍茅簷。
    路逢野老閒相問,新歲凶穰可豫占。
  43. 和君實端明花庵二首 其一
    邵雍
    不用丹楹刻桷爲,重重自有翠陰垂。
    後人繼取天真意,種蒔增華非所宜。
  44. 題趙氏曉山 其一
    黎廷瑞
    旦氣炯清明,曙色淡空凈。
    悠然見青山,盡見天地性。
  45. 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陸游
    疊石作小山,埋甕成小潭。
    旁爲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46. 高司業二首 其二
    張嵲
    旌頭落盡少微明,追復成均雅頌聲。
    詔起儒宗高一代,禮隆師範表諸生。
    拾遺柱史當螭立,潤色綸言倚馬成。
    行把荷囊多獻納,要將文彩助昇平。
  47. 偈頌一百零三首 其七九
    釋月磵
    鐵面將軍騎鐵馬,喑嗚殺氣暗乾坤。
    縱饒勇銳如韓百,千里應須破膽魂。
  48. 菊花
    趙葵
    黄花照眼又經秋,山自青青江自流。
    多謝龍頭鰲禁客,年年把酒到江樓。
  49.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諸丈 其三
    吳潛
    洪穴隄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鍤來如織,奔湍去若撞。
    雨聲雖斷續,潦勢已賓降。
    想見魚秧泛,沙汀白鳥雙。
  50. 次韻楊樞喜雨
    陳造
    神護天關色正莊,挽回帝眷一絲香。
    人間雨信先鳴鸛,仙界雷翁叱卧羊。
    剡剡青秧迷迥野,浮浮白水溜方塘。
    豐年信出爲霖手,懇悃憂民意叵忘。
  51. 挽胡季昭 其二
    李庭芝
    玉李當春孟,公書以訃聞。
    但期同氣骨,不作異鄉墳。
    豈料鱗音後,俄傳蝶夢云。
    想教寧越水,恨不識朱雲。
  52. 句 其六五
    釋曉瑩
    撫事心猶壯。
  53. 送强幼安
    周紫芝
    慈固必能勇,剛亦能近仁。
    內荏色徒厲,定知非仁人。
    强公本仁者,笑語生陽春。
    散爲三年澤,不及千里民。
    庬恩出豈弟,雅量含清醇。
    應容盗取氈,肯叱吏吐茵。
    誰知乃中剛,臨難氣益振。
    前年攝虎符,折衝如有神。
    鄰封墮賊手,齒寒已亡唇。
    孤城危纍卵,夜臥寄積薪。
    清詩見横槊,高會開重闉。
    羣奔竄狐鼠,萬刃抗一身。
    豈但虎渡河,遂使盗入秦。
    至今忠義士,不數遠與巡。
    嗟我挾策子,繆作升堂賓。
    忠風激中腸,别語聊重陳。
    公議誰能掩,偉績終難湮。
    陰功及黎庶,天語形絲綸。
    富貴當自兹,照眼功名新。
  54. 偈頌七十六首 其二六
    釋師範
    時節不相饒,俄當七月朝。
    未聞桐葉落,已覺稻香飄。
    泣露蟬聲咽,迎秋雁影遥。
    有誰相共委,突兀對凌霄。
  55. 和叔夏田舍三絕 其二
    胡寅
    作堨辛勤雨更遲,桔槔誰語漢陰知。
    不嫌機事侵純白,一日何妨灌百畦。
  56. 戲題延平閣上 其一
    陳淵
    黄昏欲去更凭欄,珍重銀蟾照膽寒。
    可是歌眉能繫别,人間無此好溪山。
  57. 再至義泉院蘇才翁題曰鳳翅泉
    李洪
    不令辛苦登螺嶺,再挹泓渟嗽鳳泉。
    客鬢自憐塵土滿,嶺松崖竹飽風烟。
  58. 感遇二十五首 其二○
    張耒
    治疾弭靈藥,爽然疾有瘳。
    因茲涉方書,仙聖或可求。
    豈疾乃可治,而生不可留。
    吾將飛五金,息駕於蓬丘。
  59. 再用前韻集句 其八
    趙必𤩪
    何所獨無芳草兮,歸田有計一何稽。
    吾儕流落豈天意,俯仰天地身醯鷄。
  60. 哭士特二首 其二
    劉子翬
    世緒風流遠,鄉評譽望清。
    苦心幾傳癖,老筆擅詩名。
    已訝祥占鵩,終憐夢泣瓊。
    五峯雲外碧,一慟見交情。
  61. 入硤行
    晁公遡
    吾家文物如崔公,向來世學工彫龍。
    側理固嘗收會稽,陶泓不獨稱洪農。
    徂徠取煤如點漆,宣城束穎能藏鋒。
    焉知于今一禿翁,四寶委棄文房空。
    近時稍稍復尋訪,嗜好亦須隨土風。
    磁洞疏波鑿山骨,沙隴剔藪求毛宗。
    昌溪萬碓擣白楮,涪江千炬焚椅桐。
    不須更問在何記,已作僰叟從巴童。
    但看所有乃如此,亦足驗我良羈窮。
    君不見昔年平御史,初得巨璞三硤中。
    少陵酸寒真可笑,欲使起草明光宮。
  62. 追和李白郎官湖寄漢陽太守劉宜父
    郭祥正
    遷客昔登覽,愁烟頹四隅。
    身趨夜郎道,戀咸陽陽都。
    此景古來好,此人今則無。
    空餘秋夜月,素影湛平湖。
    便欲凌風去,酣歌與君俱。
  63. 寄湘鄉令張世賢
    楊時
    身游羿彀偶相逢,安得初終若駏蛩。
    道學未容窺閫奧,吏師應許叩鄰封。
    蕭條此意君誰問,落拓微官我更慵。
    盧白回旋真戲事,傍觀無用氣填胸。
  64. 偈頌一一二首 其七六
    釋清遠
    眉毛眼睫最相親,鼻孔脣皮作近鄰。
    至近因何不相見,都緣一體是全身。
  65. 華清宮詞
    田錫
    繡嶺葱蘢浮瑞氣,雲樓靄闕明珠翠。
    禁城緣嶺連九天,一片笙歌如鼎沸。
    我恐紫麟丹鳳洲,移於近甸資宸遊。
    東將太華爲城雉,北以渭川爲御溝。
    又疑西王開月圃,白雲仙都紫雲府。
    碧瑶新宮初搆成,借與明皇自爲主。
    開元之末天寶初,天下太平方晏如。
    萬幾多暇頻遊宴,青門道上馳鑾輿。
    長樂岐頭霸陵岸,新豐市井驪山畔。
    百里煙波錦繡明,寶馬香車若珠貫。
    宮中湯泉瑟瑟文,潺湲長以蘭麝薰。
    白玉蓮花蹙飛浪,珠堂繡殿溫如春。
    貴妃承恩貌傾國,三千宮女朝霞飾。
    謝家有女名阿蠻,歌舞織柔柳無力。
    頻喚入宮恩寵厚,金粟臂鐶頒賜得。
    秋來嶺上霜月明,光照組練金吾兵。
    槐煙柳露咽宮漏,玉笛一轟巖壑驚。
    春來嶺下春波綠,夜聽琵琶將理曲。
    幽咽輕攏慢撚聲,鸞皇引雛啄珠玉。
    嘗記乘輿避暑時,御衣輕似紅蕖絲。
    翠輦將遊石渠寺,探得姚崇乘小駟。
    往來綠樹影中行,清凉適稱逍遥意。
    荔支顔色燕脂紅,生於南海煙瘴中。
    南海地遥一萬里,使臣日貢華清宮。
    六宮每從鸞輿到,遺珠落翠長安道。
    百司既奉玉乘歸,湯宮橫鎖黄金扉。
    門戈陛戟旨繡衣,朝鐘暮鼓含清輝。
    參差天上朝元閣,往往紫煙飛皓鶴。
    至今碧落星宿繁,猶似當時掛珠箔。
  66. 洋州三十景 無言亭
    鮮于侁
    物來言有應,事去言自忘。
    翛然一榻上,聊可傲羲皇。
  67. 和王殿丞蘡粟種之什
    釋重顯
    纖纖圓實占芳春,得自侯門勝楚珍。
    開葉開花人不會,百千年是等閑身。
  68. 浄慈顯老爲衆行化且示近所寫真戲題五絕就作畫贊 其一
    范成大
    孤雲野鶴本無求,剛被差充粥飯頭。
    擔負一𥰭牙齒債,鐘鳴鼓響幾時休。
  69. 小子祇自夜來風氣又作腫連頤頷熱發心脾無以豁其煩襟徒自樂於酣詠旋書在紙不覺成篇又獲五章皆依前韻達誠而已何足爲詩而惜經苦心忍作棄物入門遽絕既緣知己之獲伸束手終降尚以疲兵而再戰三思無取一笑有餘昔漢室大將軍有長揖之客今我朝大丞相有屬和之生皆一時之美也不亦可乎 其五
    李至
    忽厭菱花太皎如,黳髯新白十莖餘。
    主恩空在丹心感,動籍終無一字書。
    出塞鼓旗猶轉戰,近胡桑柘頗稀疏。
    何因別奮陳湯策,北逐天驕瀚海居。
  70. 十憶偈 憶少林
    釋清遠
    一從三拜後,千古錯流通。
    永日無人到,蕭蕭檜柏風。
  71. 垂虹 其一
    張藴
    四岸俱無只有天,烟檣如雨落鷗前。
    不知笠澤翁何許,波上清風一萬年。
  72. 除夜 其三
    方岳
    春缸落面滑於油,旋潑醅來不用篘。
    窮鬼相隨政相熟,莫題荼壘惱渠休。
  73. 鑒崖
    文同
    層崖瑩青瑶,泠滑不可捫。
    秋光發凈照,林影摇晴暾。
    飛瀑滌吟肺,垂蘿清飲魂。
    惟憂漬愁霖,碎蘚來相痕。
  74. 雜詩十首 其二
    李濤
    燕雀賀厦屋,蟲蟻慕腥羶。
    野花引飛蝶,古木來嘶蟬。
    秋天百蟲吟,春天百禽喧。
    翟公真闇事,喜慍見色言。
  75. 客有傳黄戎州三絕句者因次韻 其二
    晁說之
    驢技已過目,戎衣方駭心。
    文章端自誤,痛悔空在今。
  76. 觀梅 其五
    方岳
    較似年時劣不如,花頭小小兩疎疎。
    但令半點微酸在,憔悴空山儘有餘。
  77. 次韻光化宋唐年主簿見寄二首 其二
    陳與義
    高人主簿固非宜,天馬何妨畧受鞿。
    會有梅花堪寄遠,可因蒓菜便懷歸。
    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機。
    且復哦詩置此事,江山相助莫相違。
  78. 蓮實
    高翥
    膩玉肌膚碧玉房,纍纍波面趁紅芳。
    坐忘佛土三生夢,來結人間一夏涼。
    青子綻時仙掌濕,綠包分處蜜脾香。
    尊前笑摘酬風露,猶記西湖古柳傍。
  79. 圓覺頑空覺講主真贊二首 其一
    釋普濟
    頭鬅鬙,眼乖角。
    得天台之奧旨,繼永嘉之先覺。
    執文字見,離文字縛。
    說大義則四座風生,徵異解則百川潮落。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雞群之野鶴。
    雖正席四處不足暢其設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負其所學。
    是爲廣智九世之孫,嘯巖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80. 上巳遊顯親寺題其壁 其一
    方岳
    一犂初試繭栗犢,兩岸對鳴晴雨鳩。
    摇落碧桃花片片,石闌干下釣魚舟。
  81. 雜詠十首 其七
    方鳳
    蠶繭每利人,蛛網偏害物。
    利害夐不同,其間僅絲忽。
  82. 秋日晚晴
    王炎
    斷霞縷脈淺深紅,雨挾凉來助好風。
    心厭亂蟬專美蔭,目隨高鳥度晴空。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慮中。
    坐到夜深明月上,秋聲故故遶梧桐。
  83. 戊辰春二月晦日同棲鸞子送所親過寶積題壁間
    張元幹
    春江因送客,雲嶠更登臨。
    精舍經行地,征人去住心。
    猿啼清夢斷,花落曉窗陰。
    勝踐成三宿,俱來此意深。
  84. 壽趙泉使 其一
    楊簡
    孕秀鍾鼎慶源長,屬近親依日月光。
    弧矢影侵槐陰綠,熊羆夢入藕花香。
    詩書博雅今平獻,政事精明古趙張。
    九府本根關大體,故分華節到鄱陽。
  85. 薛端明挽詩二首 其二
    葉適
    冰稼初融闕月沉,英豪四坐地爐深。
    爭看麈尾頻揮處,難了朱絃未盡音。
    怪我輕談當世事,知公默會古人心。
    空山穩對梅花宿,錯向林逋墓裏尋。
  86. 寒意
    鄭剛中
    嶺南霜不結,風勁是霜時。
    日落晚花瘦,山空流水悲。
    棲鴉尋樹早,凍蟻下窗遲。
    季子家何在,衣單知不知。
  87. 即日
    劉筠
    地僻無車轍,心灰欲坐忘。
    疾雷徒破柱,幽草不迎凉。
    日烈蟬遺蛻,花休蜜滿房。
    覆觴知已久,寧有次公狂。
  88. 閑中口占數絕 聯雨解悶
    鄭清之
    雨多愁麥又憂苗,不雨還憂旱火驕。
    憂國浪愁端自苦,老天那肯病湯堯。
  89. 次韻張䇓見寄
    高斯得
    掀髯一笑天地間,八代文衰誰爲起。
    夷陵丹砂空自光,中山老{兀夋}不可使。
    一從麥秀獲麟臺,二千餘載無文字。
    謫仙豈無希聖心,誰其起予二三子。
    張君忽贈白雲句,墨妙筆精真可喜。
    宗師奇澀費吟噍,三讀方能得其意。
    奮髯蒼鼠色無冤,吐氣黑蛟雲可致。
    恨子初筵我旅酬,妙處安能爲摽指。
    懼遭掎摭不哦詩,畏觸禍刑寧作史。
    翰林主人子墨卿,昔也同盟今趣異。
    不見當年聖德詩,猶被他人呼怪鬼。
    慙君問我乞餘丸,安得錦囊出懷裏。
    丈夫蓋棺事始定,斯文固應付後死。
    試問涪翁餘七言,松苓臭味固相似。
  90. 早春四首 其三
    陸游
    近陂牛湩白,遠浦鴨頭青。
    一櫂悠然去,東風吹酒醒。
  91. 黄雍於西安修水之側起佚老亭以奉親
    蘇舜欽
    修水崩騰落雲端,傾入羣山自縈轉。
    山回水抱三百里,邑號西安俯千磵。
    四時夾磵花濛濛,數步行人不相見。
    但聞千珂萬馬橫陣來,石激驚湍自相濺。
    忽然瀰漫爲平川,遠近人家壓清淺。
    其間有亭號佚老,山水之間爲勝選。
    黄氏有子樂其親,締葺之勤由富善。
    蓋憂高年厭家事,力營此地欲自遣。
    親意雖知風物嘉,豈若有子常在眼。
    君胡飄飄事遠遊,手龜面黎兩足趼。
    故鄉不到已踰年,又非跼蹐牽仕宦。
    何如輕舟早還家,日對白雲奉遊宴。
  92. 衛宗武
    本從腐草生,聚爲寒士燈。
    一朝書課效,功寧不汝矜。
  93. 送陳君舉守桂陽
    樓鑰
    重尋漫壁認題名,十五年來一夢驚。
    誰料今朝携客至,却成此地送君行。
    桂陽卧治真談笑,魯史遺編頼發明。
    文定南軒仙去後,湖湘又得一先生。
  94. 送酒與晏如居士二首 其一
    謝薖
    南人釀酒詫深紅,注瓦真成琥珀濃。
    與藥相投莫宜此,急分多病晏如翁。
  95. 書懷
    蘇泂
    出門莽莽無所適,青草門前少行客。
    讀書妄意學周孔,行年三十頭雪白。
    朝廷伏聞治清靜,賤子何憂官得失。
    平生志氣渺江海,前日詩名漫梁益。
    相公青氈化烏有,大似不蒙稽古力。
    恭惟元祐全盛時,左右明王非列辟。
    爾時吾祖亦遭逢,曾與坡范同入直。
    同朝人士服該貫,後世儒生猶辟易。
    石羊去作高資夢,金榜空餘峴山宅。
    爛然朱紫照一門,綿亙百年隨社稷。
    中興郎從間有人,往往命薄中道塞。
    只今晨星頗相望,豈不稽首荷王澤。
    先人中間亦筮仕,曾未幾見捐祿食。
    坐令諸子各困頓,須與祖世事乖隔。
    忠肝痛膽欲誰付,冷屋風燈但蕭瑟。
    明知長短均一盡,自是炎凉心所惻。
    昨蒙宗公置牙齒,事下丞相當審覈。
    駑才不堪駕十乘,爝火或可繼殘夕。
    縱然得遂豈其志,未免妻嫂有輕色。
    諸兄生兒任門戶,兩弟行當問家室。
    祖宗祭祀足依頼,插架牙籤肯終畢。
    至尊恭己正南面,下採芻蕘及羣策。
    男兒努力要及時,致君堯舜收故物。
    春風吹花滿江城,醉擊珊瑚夜吹笛。
    屬予寄傲諒茲契,隠肆壺天許分席。
    西遊酹酒弔杜甫,東望吟詩懷李白。
    瀟湘南浮窺舜葬,淮海北上巡禹迹。
    歸來故舊半爲鬼,未死一身長百疾。
    向之經行輒夢寐,江漢沱潜猶彷彿。
    塵埃熏人眼生翳,文字不立口掛壁。
    樊籠日月安足恃,會覓丹砂變形質。
    時哉鵬翼倘相逢,俯仰人間訪疇昔。
  96. 石湖山居 其二
    顧逢
    幽居入翠微,樂似在松時。
    野景俱成畫,山行總是詩。
    黠禽爭浴水,戲鵲倒懸枝。
    此意誰能識,徜徉只自知。
  97. 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閣六首 其六
    蘇轍
    揚子江心瀉鏡龍,波如細縠不摇風。
    宮中禁捧秋天月,長照人心助至公。
  98. 癸卯春雜用古語繼吳監簿水月即事
    楊冠卿
    霜日炫晴晝,意行春色隨。
    平林花淡淡,荒墅草離離。
    竹徑通幽處,山雲薄暮時。
    壺觴情未極,飛鞚返青絲。
  99. 何秀才郊園五首 其四
    司馬光
    褰裳涉幽澗,日落煙巖空。
    躊躇待新月,長嘯来清風。
  100. 五言戲贈呂神童行
    嚴煥
    自我諏人物,天涯實眇然。
    晚觀童子意,早拍病夫肩。
    凜凜神鋒異,琅琅腹笥傳。
    晴溫武林道,光怪呂家船。
工具介绍

《全宋诗》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家作品,形成了许多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